-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中铅污染的防治及治理研究进展
土壤中铅污染的防治及治理研究进展
摘要:详细综述了土壤中铅的来源,对人类的危害,及三种重要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几点建议,并对未来土壤环境保护进行展望。
关键词: 土壤铅污染 影响 防治措施 治理
中图分类号:X503.1 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号:1000-1000(2012)01-0001-06
Lead pollution in soil and the progres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bstract: This artic detailed?the main pollution? in apartment which is ?formaldehyde ,we talk about where it is ,and how to protect people will not be influenced . Based on this we summarize several Suggestions. We guess some situa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Lead pollution in soil Influence Prevention measures Government
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地球上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由于污染,土壤的营养功能,净化功能,缓冲功能和有机体的支持功能正在丧失,铅是土壤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之一,土壤中过量的铅元素对植物生长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它还可以通过植物根系在植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人体积累的铅过量会导致人体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系统混乱,尤其对儿童的危害最大。因此,近些年土壤铅污染研究已经成为重金属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土壤污染呈继续扩大的趋势,清除被称为“化学定时炸弹”的土壤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对于合理利用土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土壤污染的来源
1.1 土壤中铅的自然来源
土壤中原有存在的铅来自于风化岩中的矿物,例如方铅矿( PbS) ,闪锌矿(ZnS)等[1] 。世界范围内土壤铅含量的变幅多为3~200mg kg- 1 ,中值为35mg kg-1[2]。不同地区土壤铅含量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土壤类型,母岩母质的差异造成的。
1.11 土壤阴离子对铅的固定作用: PO3 - 、CO2 -3 、OH- 等土壤阴离子可与Pb2 +形成溶解度很小的正盐、
复盐及碱式盐[3];
1.12 土壤有机质对铅的络合作用:土壤有机质的—SH、—NH2 基团能与Pb2 +形成稳定的络合物[4];
1.13 土壤粘粒矿物对铅的吸附作用:粘粒矿物的阳离子交换性能可对铅进行离子交换性吸附[5]。另外,Pb2 +也可进入水合氧化物的配位壳,直接通过共价键或配位键结合于固体表面,对铅离子产生化学吸附作用。被化学吸附的铅很难解吸,植物不易吸收[6] 。
1.2 土壤中铅的人为来源
土壤中铅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大气降尘、污泥城市垃圾的土地利用以及采矿和金属加工业。一辆汽车平均每年排出约2. 5kg铅,进入大气中的铅最后归宿是海洋和土壤[7]。而土壤是植物吸收铅的主要来源,当土壤遭受铅污染,植物就有可能吸收较多的铅,甚至超积累吸收[ 1, 4 ] 。在城市固体垃圾中,铅含量在1000~50000mg kg- 1之间[8]。直接用城市工业废水进行农田灌溉也能将大量的铅带入土壤中。铅矿开采、冶炼以及一些杀虫剂的使用都会导致铅在土壤中的积累[9]。
图1 人为因素致使土壤中铅增加示意图
2 铅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2.1 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铅能影响脑发育过程中必需的调节因子如激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生物因子等的释放、合成或摄入,具有较强的神经发育毒性。当人暴露于高浓度的铅时,最明显的临床病症是脑部疾病。表现为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头痛、肌肉发抖、失忆以及产生幻觉,严重的将导致死亡,通常在血铅水平超过100μg/100 ml时还观察到其他一些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间歇作用,这种综合征常在儿童身上发生,特别是当血铅水平超过30μg/100 ml时,神经传导速度的降低常被认为与之有关[10]。
2.2 铅对肾脏的影响
铅会导致2种肾病。一种是常在儿童中观察到的急性肾病,它是由于短期高水平铅暴露,造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