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学业水测试总复习
备战小高考;; ;“理解” 理解什么?宏观上就是要把握历史史实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微观上准确把握相关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
【例】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夏商周时期,主要是世袭制、汉朝的察举制(孝廉)、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门第)和隋唐至清末的科举制度(考试)。
变化:选官方式从世袭到推举到考试.
选官依据:孝廉到门第到才学.;“认识”往往是对历史阶段性史实综合概括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内在规律。 ;认识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初步的学科科学思维素质—全面的观点、
一分为二的观点、
主流与支流、
发展的观点等;【例】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既要全面也要历史地看问题)
积极:(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消极:(1)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2)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而清朝统治者却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探讨”带有明显的开放性,要求考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相关的历史史实。 ;
(3)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典型例题(2010江苏卷第9题)
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
;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2.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
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
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
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4.“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
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A.汉赋 B.宋词 C.京剧 D.传奇
5.观察下列图表.指出l 895~1900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
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设厂限制的放宽
B.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
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
D.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推动;10.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
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
(1927一1937年)相关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5.“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
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
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
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
息,这应出自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
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19.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
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它所蕴涵的
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20.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并采
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随后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
域实施护航。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24.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