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人谈诗PPT(优秀)
自学提纲(10分钟左右) 赏析:“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诗人看到月光,以为是阳光,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写出这种“错觉”,更显示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 课堂练习:尝试赏析 诗是语言的艺术。读这首诗,首先感觉的就是语言的精练和准确。第一节 “月光流进门槛”中哪一个字用得非常精练? “流”字,既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又使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一个“流”字改变了一种场景,使人的感受变得丰富多彩。 “河岸被山影压着” “压”字,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让人喘不过气来。既写出了现实的黑暗,又表现出诗人盼望黎明不到的压抑心情。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这两行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盼望黎明,发现夜还正深(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以后的失望,但只是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看清现实以后的一种冷静和成熟,从“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执着。 曾卓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学习目标 1、赏析《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写法特色,学习作者把自己阅读 诗歌的感受清晰表达的方法。? 2、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3、学习写简单的评论。 曾卓(1922-2002 ),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出版的诗集有 《门》 《悬崖边的树》、 《老水手的歌》。 拓展:欣赏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 * 鲁 藜 诗 人 谈 诗 1、了解作者、作品。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归纳诗歌每一节的含义。 3、尝试赏析“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河岸被山影压着”“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4、鲁藜以自己的独特眼光,从常见事物身上发现了美,你能说出他发现了怎样的美吗? 鲁藜(1914-1999)原名许图地,福建同安人,他说:“诗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诗就是捧向人民的鲜花。” 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歌》、《鹅毛集》、《鲁藜诗选》等。这首诗是抗日战争期间作者在延安创作的。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开门,还是深夜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 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结构:诗只有三个小节,十行81个字,但展示的意境却很丰厚,蕴涵的意蕴却很深刻。 第一节,通过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 长夜的结束。 第二节,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 第三节,写又回到“万物还在沉睡”的现实的夜中。 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2、“开门,还是深夜”,这一句只是对错觉的纠正吗? 此句是含有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所以“还是深夜”不只是对错觉的纠正,也是在另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4、作者鲁藜,以自己的独特眼光,从常见事物身上发现了美,你能说 出他发现了怎样的美吗? 《一个深夜的记忆》描写的是更“常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山影、旷野,但不是表现景物自身的美,而是借以表现战争年代人们美好的心灵:盼望“黎明”、渴望光明而又乐观的情怀。 曾卓 作者对《一个深夜的记忆》一诗的评论,有哪些独到的体会和见解? 首先,他指出“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流星和风声,一有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但曾卓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为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则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 其次,在曾卓的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