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常用修方法及作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种常用修方法及作用

七种常用修辞方法及作用 一.比喻: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例:1.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2. “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 二. 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如 1.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 2.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3.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4.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5 .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三.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如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 以下句子也是夸张:(留心斜体字)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本句有比喻也有夸张) 4.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她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人就饱了。 6.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7.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8.桂花开了,香飘十里. 四.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 1、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 2、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3、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4、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五、反问: 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反问有两种句式:一是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二是肯定句,表达的是否定意思。 作用:是加强语气,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句: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什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六、设问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就是明知故问。 作用: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例句: 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2、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3、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七.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作用:对偶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便於记诵。 例如: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八.特别说明容易混淆的几组: 1、比喻和拟人的区分 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

文档评论(0)

mhk8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