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舍作中的平民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老舍作中的平民观

摘要 在众多的中国现代小说家中,老舍是一位优秀而独特的作家,其作品大多是平民题材,又大多是写北京市民的生活,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浓厚的北京味而著称。北京的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创作,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又是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甚至成为了一种象征。他对满汉人生观的考察和满汉文化的反思,寄托了自己对市井阶层贫民的深深同情和关注,用其独特的幽默讲述了一幕幕的悲剧人生,又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关键词 平民;幽默;北京 引言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北京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一生写了约计800万余字的作品,他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炎凉、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老舍先生被人称为“人民艺术家”,在当代文坛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一、老舍平民观的审美心态 所谓平民意识,就是以平民视角来关注普通民众的生存状况、社会地位,体现博大的平民情怀的一种价值观念或心理趋向,老舍出身寒门,从小就经历了城市下层民众那种缺吃少穿的窘迫生活,他的目光,他的情感从来没有离开这一阶层。他从自己的生存体验出发,从平民视觉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都市中下层民众艰难苦痛的生活画卷,剖析了都市平民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寄托了他与小说人物形象之间血肉相铸的平民情怀。 老舍是蜚声中外文坛的“幽默大师”,他一向以其独特的幽默和诙谐的风格著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老舍的幽默追求生活化,在庸常的人生矛盾中领略喜剧意味,他独特的审美心态,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广大的市民世界给了他极大的灵感和素材,这就形成了老舍的平民观。 老舍的平民观最突出的体现在他的批判国民劣根性,在他笔下的人物那幽默的言行中我们能咂摸出令人心酸的悲剧况味,例如,在第二幕中,唐铁嘴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伺候着我一个人,我这点儿福气还小吗?”唐铁嘴的话无疑是令人发笑的,但在笑的背后我们又有一丝苦味,因为从他的话里我们读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我们的国民却对此无知,无耻。这不令人悲哀吗?表面的轻松掩饰不了作者内心焦虑的沉重。 老舍不似鲁迅,鲁迅的幽默辛辣,而老舍的则是绵韧,老舍很欣赏萨克莱的这么一句话:“幽默的写家是要唤醒与指导你的爱心,怜悯,善意——你的恨恶不实在,假装,作伪——你的同情于弱者、穷者,被压迫者,不快乐者。”【1】他自己也说过:“我失了讽刺,而得到了幽默。据说,幽默中是有同情的。” 老舍认为,“穷人的狡猾也是正义”【2】。老舍在刻画人物时,幽默的笔端总是流溢着极大的同情,无论是写其不幸,还是讽其弱点。 老舍同情百姓,同情他们的遭遇,但是他还希望百姓能够觉醒,自己掌握幸福,所以他的小说还有一部分是“改造国民性”的救治心态。他专注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统治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毒害和创伤,以此作为他描写人生和社会的主要内容。老舍最关注的是名族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包括他的落后于新生。他曾说过这样的心愿:“我们每个人需负起两个十字架,······为破坏、铲除旧的恶习、积弊,与像大烟瘾那样有毒的文化,我们须预备牺牲,再负起一架十字架。同时,因为创造新的社会与文化,我们也须准备牺牲,再负起一架十字架。”【2】 二、老舍作品中的平民形象 老舍的小说里所描写的大都是老北京城里的普通市民,人物语言,生活方式也脱不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痕迹。老舍的文中,在新旧冲突中,老市民因为太落伍而显得“可笑”,新市民因为乱学时髦也同样显得“可笑”。老舍用众多小说构筑了一个广大的“市民世界”,几乎包罗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所有方面,在这其中,体现老舍独特市民王国的形象,主要有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城市贫民三大系列,这些人或固执保守,或追求新潮,或恪守传统,他们大部分善良,驯服,中庸,他们没有多大的野心,只想保住自己,永永远远做个本分的小市民。 一、老派市民形象 这是一群典型的“老中国儿女”,他们虽是城里人,但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是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很“旧派”,很保守,老舍常常通过喜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实践他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方面的批判。如《离婚》中的张大哥,在现实生活中忙忙碌碌,对别人掏心掏肺,为他人调解争端,消解婚烟危机,他待人热情,处事周到,是个意义上的好心人,可是在另一方面,他撮合的对象,从不问他们的感情归属,不需要情投意合,张大哥认为只要年纪,长相,八字合适就可以过一辈子了,自由恋爱?那是绝对不行。 《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善良,正直却又愚昧,在他身上看到了中国传统市民的“精髓”,即使国家有难,他关

文档评论(0)

mhk8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