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

社科经纬 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 沈 弘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杭州310027) 2008 年杭州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 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德州学 讨会(2008 Hangzhou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福州 Sinology and Sino -Foreign Relations and Exchan- 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湖北经济 ges)于2008 年 10 月24~27 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 学院、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城 校区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是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 市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外语教学与 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和区域研 研究出版社、广西艺术学院学报、国家清史编撰委员 究所,爱丁堡大学历史学、古典学和考古学学院联 会等。会议聚集了海内外的汉学专家和学者,参会人 合主办,并由浙江大学英语文学研究所具体承办。 数多达 103 人,其中外国学者35 人,中国大陆学者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于2006 年 10 月曾经主办 55 人,中国台湾学者12 人,香港学者 1 人。与会代 过 “‘当中国与西方相遇……’———海外汉学与中 表在会上共宣读了70 多篇论文。 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在国内外有较好的反响。 大会开幕式由中方主席沈弘教授主持会议。浙 此次会议由于有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英国爱丁堡大 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邹晓东教授和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学的加盟和共同举办,吸引了更多和更高层次的海 副院长殷企平教授分别致欢迎词。外方主席哥本哈 内外学者。参会的国外学者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爱 根大学的吉姆佩尔教授(Denise Gimpel)、尼尔森 丁堡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德国柏林理工大学, 教授(Bent Nielsen)与爱丁堡大学的贝利教授 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 (Paul J. Bailey)等人也先后在大会上致词。 鲁大学、哈德逊河谷作家中心、史密森博物馆、皮博 本次会议的6 名主题发言人分别作了精彩的大 迪-埃塞克斯博物馆、布朗大学、路易斯和克拉克学 会发言。 荷兰莱顿大学的海淙铎教授(H.T. 院、加州大学、密西西比河流域州立大学、圣母大 Zurndorfer)首先作了题为 《欧洲汉学历史的三幕 学,荷兰莱顿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等。国内学者来 剧》的报告,精辟地分析和阐述了欧洲汉学史上的3 自香港岭南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成功大 个主要里程碑。她简明扼要地指出,在始于1814 年 学、亚洲大学、景文科技大学、铭传大学、长庚技术 的最初阶段,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和意大利等国汉 2 0 0 9 学院、兴国管理学院、台南艺术大学,大陆的北京大 学家的注意力集中在汉语训练和对中国文明的研究 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 上。从1890 年起,欧洲学者开始来华与中国学者进 年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