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代疆域与行区划
历代疆域与行政区划;一、历代疆域;;; ;; ; ;; ;;;;;; ;;;;;;; 二、历代行政区划
自秦始有正式完整的行政区划
更早的模糊说法:
黄帝 “画野分州” 尧分十二州
九州说:
《尚书·禹贡》:冀、豫、青、徐、荆、扬、兖、雍、梁
冀州……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
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惟豫州
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
《吕氏春秋》: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将自然形势与诸侯国疆域形势结合起来
先秦虽然已经有郡或县的设置,但没有形成完整的行政区划体系。;; (一)州郡时代(秦—魏晋南北朝)
1、秦汉时期:郡县二级制
(1)秦??? 三十六郡——四十一郡
郡 名 治所(古名) 今地
内史 咸阳 陕西咸阳东
陇西 狄道 甘肃临洮县南
北地 义渠 甘肃宁县西北
蜀郡 成都 四川成都
巴郡 江州 四川重庆
汉中 南郑 陕西南郑东
; 南郡 江陵 湖北江陵 黔中 临沅 湖南常德市
南阳 宛县 河南南阳市 长沙 临湘 湖南长沙市南 楚郡 陈县 河南淮阳 九江 寿春 安徽寿县 泗水 相县 安徽宿县西北 薛郡 鲁县 山东曲阜 东海 郯县 山东郯城西南 会稽 吴县 江苏苏州
;邯郸 邯郸 河北邯郸市西南
钜鹿 钜鹿 河北平乡
太原 晋阳 山西太原市西南
上党 长子 山西长子县
雁门 善无 山西左云右玉镇南
代郡 代县 河北尉县西
云中 云中 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河东 安邑 山西夏县北
东郡 濮阳 河南濮阳西南
砀郡 砀县 安徽砀山县南 ; 上郡 肤施 陕西榆林东南
三川 雒阳 河南洛阳市东北
颍川 阳翟 河南禹州
齐郡 临淄 山东淄博市东
琅琊 东武 山东诸城
渔阳 渔阳 北京密云西南
上谷 沮阳 河北怀来东南
右北平 无终 河北蓟县
广阳 蓟县 北京市
;辽西 阳乐 辽宁锦州市西
辽东 襄平 辽宁辽阳市
九原 九原 内蒙古包头西南
南海 番禺 广东广州市
桂林 桂林 广西贵港境内
闽中 闽中 福建省福州市
象郡 临尘 广西崇左县境
一千多个县
郡(守、尉)—— 县(令、长);(2)汉朝
继承秦制,郡县二级制
郡国并存
郡(王国)——县(侯国)
西汉一百零三郡、国
东汉在少数民族地区设属国
一百零五郡国
郡南大北小 豫章郡 会稽郡
;;(二)道、路时代(唐、宋)
全国分数百州,中央难以管理,乃设道、路
1、唐代:道
两种不同的道:
初设十道采访处置使,为监察区
“太宗元年分天下为十道:一曰关内,一曰河南,三曰河东,四曰河北,五曰山南,六曰陇右,七曰淮南,八曰江南,九曰剑南,十曰岭南。开元二十一年,又因十道分山南、江南为东、西道,增置黔中道及京畿、都畿。”
;;;; 至道三年,分天下為十五路,天聖析為十八,元豐又析為二十三:曰京東東、西,曰京西南、北,曰河北東、西,曰永興,曰秦鳳,曰河東,曰淮南東、西,曰兩浙,曰江南東、西,曰荆湖南、北,曰成都、梓、利、夔,曰福建,曰廣南東、西。崇寧四年,復置京畿路。迨宣和四年,又置燕山府及雲中府路,天下分路二十六,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監六十三,縣一千二百三十四。
——《宋史.地理志》
;(三)行省时代(元、明、清、民国)
行省:行中书省
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最高行政区划
1、省
(1)元代 十省
中书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河南之黄河以北)
岭北行省 辽阳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 陕西行省
甘肃行省 四川行省 江浙行省 江西行省
湖广行省 云南行省 宣政院辖地
;(2)明代
改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北直隶 南直隶
山东布政司 山西布政司 河南布政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