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遥感与水灾监测
洪水灾害特征描述 为了能有效地监测和评估洪水灾害,这里从洪灾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三方面,阐述如下 (1)洪水灾害的自然特征: 洪水灾害的自然特征偏重于从洪水角度来分析。洪水淹没范围、淹没历时和水深是描述某一场洪灾自然特征的最基本要素,综合地反映洪灾之严重程度。另外洪水冲击力场可用于刻划洪水的推毁力,常由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得出。洪水频率和洪灾风险常用于刻划某一区域洪灾发生的总体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多根据历史资料的分析而计算得出,并用于区域规划。洪水最高水位、警戒水位等常用于描述河道洪水的严重性。 (2)洪水灾害的社会经济特征: 洪水灾害是造成人民生命伤亡、财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影响人口及伤亡人口数是其中最重要的描述特征指标。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则是刻划其经济影响最常用的指标,包括以物或货币计量的不同方式。当信息不完整时,可借助于淹没区居民地识别,通过间接相关分析,推算影响的人口、倒塌房屋等,从而估算出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3)洪水灾害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征: 洪灾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及破坏是巨大的,强烈的冲刷与淤积破坏了原河道、湖泊的平衡;洪水所带来的泥沙,淤积农田等。另外,随洪水而来的杂物、污染物等引起水质变坏、产生水域性传染病等。目前对这方面研究还比较少,而且监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洪水灾害的监测 洪水监测的不同方法 基于NOAA/AVHRR影像的洪灾监测 利用NOAA气象卫星监测洪涝灾害在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与应用,研究方法也不断深入。利用三通道彩色合成图像目视解译分析洪水动态变化,利用二通道图象提取洪灾信息,利用通道二、一之比值图象检测水体,利用通道提取亮度来识别水体、并对洪水进行昼夜监测,利用洪灾光谱模型自动提取淹没范围等. 气象卫星虽然不能穿透云层观测,但由于两颗NOAA卫星每天可在不同时间过境四次,周期短;可能避开云层,大大提高了无云观测的可能性,而且利用其热红外通道可昼夜监测洪涝。总之,气象卫星高时间分辨率、成像范围大等特征使其成为大范围洪涝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 基于Landsat TM影像的洪灾监测 优点:高空间分辨率、多波段的TM影像包含了丰富的地面水分状况和植被长势信息,其1、2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穿透性,有助于探测水层深浅和划分混浊的洪水与清澈的自然水体;而位于中红外的第5、7波段,反映水体和水陆边界特别敏锐。因此TM对洪水灾情的监测和分析特别有效。 缺点:但是,由于资源卫星轨道重复周期长,难以掌握洪灾的动态信息,其不能获得有关洪灾的直接信息,加上TM无微波通道,不能穿透云雨,在雨季很难得到清晰可用的影像。因此很难依靠TM遥感数据掌握实时的洪涝灾情信息,所以要合理地利用TM影像监测洪水灾害,建立各种反演模型,实现洪灾的遥感评估。 (1)洪灾参数的提取 充分利用TM影像中丰富信息,不仅能提取洪灾影响范围,而且应该建立反演模型,计算洪水淹没深度和淹没历时。另一方面,借助于TM影象对植被生长状况的反应,间接评价洪水严重程度,建立洪灾灾情与相应TM数据相关关系,为洪水灾情的遥感分析提供数学基础。例如利用K-T变换,反映地面湿度信息、绿度指标等,建立起重灾区、中等灾区、轻灾区、无灾区等划分模型。 (2)专题信息提取 多波段的TM影像常用于作本底情况分析,所以研究区内TM影像分类的好坏是信息评估的关键,尤其是通过遥感获取的灾情评估模型所需的输入参数。洪灾分析本身具有社会经济特征,要求提取的专题信息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如居民地的提取、重点设施的提取及土地利用分类等。而影像反映的信息更多是地表自然状况,所以需要从分类体系到方法进行一定的转变符合实际的要求。 雷达遥感的洪灾监测 星载雷达遥感的洪灾监测 优势:利用星载雷达遥感数据监测洪水灾害已有许多成功案例。加拿大利用Radarsat资料成功地监测了发生在圣·劳伦斯流域的洪灾,我国也曾利用JERS-1监测了海河流域;利用ERS-1/2和Radarsat监测1998年发生在长江和嫩江流域的洪灾。 缺点:但由于SAR成像机理不同于光学遥感,SAR影像的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等方面还有许多所有待解决。 (1) 影像预处理 雷达影像对地物纹理的反映更为细密,层次更丰富,但是一些雷达信号对于解译起干扰作用,表现为“噪音”。例如,水体在可见光多光谱图像多波段都显示深色调,而雷达影像可显示为白、灰白或暗黑等。因此在进行图像应用时,应选择较合适方法,对雷达影像进行预处理。如天线方向图校正、斑点噪声的滤波、依靠斑点相关的变化检测等。 (2)地形影响之消除 地形起伏对SAR影响像较大,其产生的阴影以及波谱特征看,和水体极为相似,从而增加了自动识别水体难度。同时地形带来SAR的影像畸变,为几何校正带来困难。 (3)水体专题信息提取的智能化 由于斑点噪声的存在和图像特征的复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道路底基层和基层施工方案 英文.doc
- 道路硬化、混凝土管铺设及拆除旧路面施工方案.doc
- 道德讲堂---长征精神.ppt
- 道讯ERP门店终端培训V1.2.0.ppt
- 道路路基隐蔽记录.doc
- 通用服务器管理维护方案培训.ppt
- 遗传学19.ppt
- 道路运输政策法规+职业道德.ppt
- 遗传信息的表达课件(林祖荣).ppt
- 遗传算法解决01背包问题.doc
- T_CITS 324-2025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质量保证要求.docx
- DB45_T 2869-2024 紫黑香糯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J51_T 162-2021 四川省地螺丝钢管桩技术标准.docx
- DBJ50∕T-237-2016 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docx
- DBJ50_T-474-2024 600MPa级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应用技术标准.docx
- DB45∕T 1655-2017 芋头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J51_T 070-2016 四川省膨胀玻化微珠无机保温板建筑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
- DBJ50_T-173-2013 塑料片材空铺法屋面防水应用技术规程.docx
- DB53_T 1257-2024 智慧戒毒安全防范平台数据接入规范.docx
- DB1303_T 392-2025 农产品快速检测实验室操作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