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关系、教养聯盟及亲职參及之关系探讨林惠雅.PDFVIP

婚姻关系、教养聯盟及亲职參及之关系探讨林惠雅.PDF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與親職參與之關係探討 林惠雅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 教授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父母婚姻關係、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的關聯。研究對 象為居住於大台北地區家有 5 至 6 歲學前兒童的父母,共計 744 對。研究結果有 幾項重要發現,首先在婚姻關係和教養聯盟的關聯方面,不論父親或母親,婚姻 滿意度、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會溢出到支持教養聯盟。然而對於抵制教養聯 盟而言,母親婚姻滿意度、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也確實會溢出到抵制教養聯 盟,但父親只有正向因應、負向消極因應會溢出至抵制教養聯盟,而婚姻滿意度 對於父親抵制教養聯盟卻未顯示顯著效果。至於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與親職參與 方面,不論父親或母親,婚姻衝突的負向消極策略會減少父母的親職參與。另外, 就父親而言,正向因應不僅直接增加親職參與,同時也會透過支持教養聯盟而增 加親職參與。不過,就母親而言,正向因應只由支持教養聯盟間接增加親職參與。 最後,有關婚姻滿意度方面,對父親來說,婚姻滿意度對親職參與有間接和整體 效果,但對母親來說,婚姻滿意度只有間接效果。 關鍵詞彙:婚姻關係、教養聯盟、親職參與、共親職、婚姻滿意度、婚姻衝突因應 註:本文為初稿,請勿引用。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近二十多年來,家庭理論與研究對於兒童社會化的研究重點已從親子關係擴 展為共親職(coparenting)(McHale Rasmussen, 1998 ;Schoppe, Mangelsdorf, Frosch, 2001 ;Talbot McHale, 2004) 。在理論概念上,共親職被視為與親子關係 有所差異,親子關係以照顧教養子女的相關議題為主,但只包含父親(或母親) 和孩子的對偶關係;相對之下,共親職在意涵上包含教養聯盟(parenting alliance) 和親職參與(parental involvement)二個面向(Feinberg, 2003) ,教養聯盟指的是父母 支持或削弱配偶教養子女的努力(Gable, Crnic, Belsky, 1995),親職參與指的是 父母彼此所擔負照顧教養孩子的事務(Ehrenberg, Gearing-Small, Hunter, Small, 2001 ;McBride Rane, 1998) 。從上述共親職的意涵來看,共親職雖然也是以照 顧教養子女相關議題為主,不過,共親職卻關聯到父親、母親、孩子的三元關係 (Minuchin, 1985)。因此,共親職不僅在理論概念包含較為完整的面向,同時也可 能比較符合生活中照顧教養子女的實際情境,若以家庭系統的觀點觀之,探討共 親職可以使我們更完整的理解兒童社會化歷程與結果。 當共親職理論概念受到重視之際,許多研究開始探討共親職的各種相關議 題,而這些相關議題之一即是探討共親職的關聯因素。綜觀共親職關聯因素的 相關研究,婚姻關係被視為相當重要的關鍵因素之一。夫妻結婚形成婚姻關 係,有了孩子之後,除了婚姻關係之外,夫妻同時還扮演父母的角色,擔負養 兒育女的責任。過去研究結果發現夫妻在孩子出生之後,婚姻滿意度降低 (Belsky Pensky, 1988 ;Cowan Cowan, 1992),顯然父母角色責任會影響婚 姻關係。但假如換另一個角度加以思考的話,婚姻關係是否也可能會影響父母 的共親職,包括教養聯盟和親職參與?例如夫妻關係良好,對婚姻感到滿意, 面對婚姻衝突之際,以正向策略來因應,這些婚姻關係的正向感受和互動型 態,一方面可能提供父母支持系統,另一方面,婚姻正向感受和互動也可能移 轉到父母彼此之間在教養議題上的互動而形成支持的教養聯盟,並使父母更願 意也更有信心參與照顧教養子女事務。相似的,夫妻關係不好,對婚姻感到不 滿意,面對婚姻衝突之際,以負向或消極策略來因應,這些婚姻關係的負向感 受和互動型態也可能移轉而使父母形成抵制的教養聯盟,並使父母減少親職參 與。學者 Belsky(1984)的觀點即是如此,他認為婚姻關係是父母最主要的支持 系統,因此他特別強調夫妻滿意度對親職參與的影響。另外,Katz 和 Gottman (1996)提出婚姻關係會因為「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而對教養聯盟產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