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芯电敷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芯电敷设

单芯电缆敷设 1.电动力 为了预防由于短路而产生的电动力的作用,单芯电缆必须用足够强度的支撑件牢固的固定,使其能承受与预期的短路电流相应的电动力。 2.交流回路单芯电缆的特殊预防措施 交流线路尽量采用双芯或多芯电缆,当额定电流超过20A的回路必须用单芯电缆时,需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a.电缆应是无铠装的或是用非磁性材料铠装的。 为了避免形成环流,金属屏蔽层应仅在一点接地。 b.在同一回路中的所有导线应安置在同一管子、导线管或线槽内,或者用线夹将所有相的导线安装固定在一起,除非它们是非磁性材料制成的。 c.在安装两根、三根或四根单芯电缆分别构成单相回路、三相回路或三相和中性线回路时,电缆应尽可能相互接触。 在所有情况下两根相邻电缆的外护层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一根电缆的直径。 d.当通以额定电流大于250A的单芯电缆必须靠近钢质货舱壁安装时,电缆与舱臂之间的间隙应至少为50mm。属于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缆敷设成三叶形的除外。 e.磁性材料不应用于同一组的单芯电缆间,在电缆穿过钢板时,同一回路的所有导线都应一起穿过钢板或填料函,这样在电缆之间就不存在磁性材料,而且在电缆与磁性材料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75mm。属于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缆敷设成三叶形的除外。 f.为使导体截面等于或大于185mm2的单芯电缆所组成的相当长度的三相回路的阻抗大约相等,应在间隙不超过15m处各相换位一次。 或者,电缆可呈三叶形敷设。 当电缆敷设长度小于30m时,则可不必采取上述措施。 g.在线路中每一相内包括几根单芯电缆并联使用时,所有电缆应具有相同的路径和相等的截面。 而且属于同一相的电缆应尽量同其他相的电缆交替敷设,以免使电流的分配不均匀。 例如,在每相中有两根电缆时,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 L1L2 L1 L2 L3 L3 L2 L1 L1 L2 L3 L3 L2 L1 或 而不是 L1L1 L1 L1 L2 L2 L3 L3 L1 L2 L3 L1 L2 L3 1.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连续负荷载流量(A) 型号 YJV YJLV YJY YJLY 电压 26/35kV 排列 三角形(相互接触) 敷设 空气中 土壤中(k.m/w) ρW ρD(水分迁移) 1.0 2.5 3.0 3.5 截面(mm2) 铜 铝 铜 铝 铜 铝 铜 铝 铜 铝 50 220 170 215 165 190 140 175 130 160 110 70 270 210 265 220 230 175 215 160 190 135 95 330 255 315 240 275 205 255 190 230 160 120 375 290 360 270 310 235 290 215 260 185 150 425 330 400 305 345 260 320 240 290 205 185 485 380 455 345 390 295 360 270 325 230 240 560 435 525 400 450 340 420 310 375 265 300 650 510 595 455 505 385 470 350 420 300 400 760 595 680 525 580 440 535 400 480 345 500 875 690 775 600 655 505 605 455 540 390 环境温度 ℃ 40 25 工作温度 ℃ 90 2.空气环境温度校正系数 导体工作温度 (℃) 环境(空气)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90 1.26 1.22 1.18 1.14 1.09 1.04 1.00 0.94 0.89 3.土壤环境温度校正系数 导体工作温度 (℃) 环境(土壤)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90 1.11 1.07 1.04 1.00 0.96 0.92 4.不同土壤热阻系数的载流量修正系数 电压 (kV) 标称截面 (mm2) 土壤热阻系数(k.m/w) 0.8 1.0 1.2 1.5 2.0 20及以上 50~95 1.05 1.00 0.95 0.90 0.82 120~240 1.06 1.00 0.94 0.88 0.80 ≥300 1.06 1.00 0.93 0.88 0.80 注:本表修正系数只适用于未发生迁移时土壤热阻系数的修正。

文档评论(0)

h0r3d7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