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历代对外关系
日本历代对外关系
中国 南北朝 时代 的「宋书」记载,从5世纪初开始约1世纪的期间,倭国的五王曾向中国的南朝朝贡,企图获得高贵的称号。当时我倭王的信中都要求得到对朝鲜半岛的统治权。据中国吉林省辑安的高句丽的好太王碑记载,当时大和朝廷曾控制朝鲜半岛的南部,同北部的高句丽交过战。这些侵略的目的主要是想获得朝鲜的先进技术和资源等。
5世纪后半期,高句丽的势力不断 发展 ,而且南部各国的独立性不断提高,日本在朝鲜的据点任那发生危险,终于在562年为新罗所灭。
当时中国已由隋朝于589年实行了统一,大和朝廷由于失去了朝鲜,为了避免和强大的新罗对抗,同时也为了吸收大陆的先进文化,直接寻求同隋朝的交往。607年,小野妹子作为遣隋使赴中国。据中国古书「隋书」中的记载,在日本给隋朝的国书中所表明的态度于倭之五王的时代有所不同,这次是主张对等的立场。隋炀帝于第二年向日本派去了裴清作为对遣隋使的答谢。
日本大化改新后,在朝鲜半岛上新罗得到唐的支援,在公元660年灭亡了于日本关系密切的百济。齐明天皇为了日本在半岛上的势力,曾支援待在日本百济的王子,出兵朝鲜,但在663年白村江战役中败于新罗于唐的联军,而彻底退出了朝鲜半岛,新罗又进一步灭亡了高句丽,于676年统一了朝鲜半岛。日本政府在白村江战役后,为了加强对马,长门,筑紫等沿海地方的防御,在九州的太宰府的北面构筑了水城。
柰良时代,日本于统一朝鲜的新罗曾多次交换使节,但由于日本想把新罗当作属国来看待,双方的关系恶化,遣唐使船直接使向中国的江南地方。另外,7世纪在中国东北兴起的渤海国因于新罗对抗,曾多次向日本派出使节。
10世纪初,高丽代替新罗在朝鲜半岛上兴起。
10世纪后半期,这时中国已是唐王朝的末期,由于内部动荡的结果,文化已经衰退。菅原道真曾被任命为遣唐大使,但他提出唐朝衰退和航海困难的理由,建议废止遣唐使。唐朝于公元907年灭亡,之后经历了五代的内乱后重新统一为宋。日本于宋朝虽没有正式的邦交,但商船来往的非常频繁。中国东北部的渤海国自柰良时代以来一直同日本保持亲密关系,公元926年为辽所灭。公元1019年(宽仁3年),在中国东北部至日本海沿岸一带居住,后来建立金国的女真人突然入侵壹歧,对马和九州北部,这称为「刀伊入寇」,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刀伊被大宰权帅,藤原隆家等大宰府官吏奋战击退。
11世纪后半期,宋和高丽的商船大批来到日本。
宋在12世纪受北方金的压迫而迁都杭州后,日本和南宋仍然没有邦交,但两国的贸易越见频繁。
13世纪初,成吉思汉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征服高丽。忽必烈对日本也多次强制要求进贡,遭到当时的执政北条时宗的拒绝。于是元和高丽联军于1274年(文永11年)首先侵犯对马和壹歧,后又大举在九州北部的博多湾登陆。幕府向九州地方的御家人下达了动员令,抵抗蒙古军的入侵。当时日本的战法是骑在马上的武士一个一个地出战,而元军是采取集团战法,而且武器较精锐,所以日本军作战及其艰苦,但因为是保卫国土,日本军拼死奋战,致使蒙古军的伤亡很大,全军暂时撤回船上。当晚遇到大暴风雨,蒙受巨大的损失,终于撤退回去。这称为「文永之役」。以后,元灭了南宋,企图乘势再次征服日本,派出了使团。但时宗斩了使者,表示了坚决抵抗的决心。1281年(弘安4年),元军分兵两路,东路军从朝鲜半岛处罚,江南军从长江出发,共14万大军分乘4400艘船进迫博多湾。这次日本军 学习 了元军的战法,并在博多湾筑石垒,还乘上小船袭击元的大船,拼死抵抗。这样,阻止了元军登陆。这次元军又因大暴风雨遭受巨大损失,最后败退。这称为「弘安之役」,连同「永安之役」,称为元寇或蒙古来袭。
蒙古来袭后,日本和元一直没有邦交,但贸易却很兴旺。元末明初,九州和濑户内海延岸的土豪们也大多从事贸易。他们是一种武装的商人集团,在贸易不顺利时往往变成海盗,骚扰中国和朝鲜的沿海地区,中国和朝鲜称之为倭寇。1368年明王朝的朱元璋把元赶到北方,从第二年开始,曾数次向日本派出使者,敦促日本朝贡,要求禁止和镇压倭寇。使者在九州会见了南朝的征西将军怀良亲王,但由于当时日本还不知道元为明所代替,对元仍保持警惕戒备的态度,加上日本正处在南北朝内乱中等原因,所以谈判没有成功。
1401年,(应永8年),足利义满命令九州探题禁止倭寇,同时向明派出使者,建立了邦交。于是在1404年达成了所谓的「勘合贸易」,规定以有无勘合符来区别政府和民间的商船。勘合符由明朝中央府的礼部发行,规定每一代皇帝发行100道。日本的勘合船区明时,要携带勘合符去,于明朝方面所持的帝薄验对,吻合则准许贸易,并把用过的勘合符收回。
明朝的皇帝换代时,要交回未使用过的勘合符,领取新发行的勘合符。在整个明朝期间,共发行了永乐,宣德,景泰,成化,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