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獻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與貢獻.doc

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獻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與貢獻.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獻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與貢獻

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獻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與貢獻 提要: 近三十年來,隨著一連串戰國楚墓儒、道古佚文獻的大量出土,讓我們對戰國時期南方楚地學術思想的發展與流行狀況,有了不同於以往的了解。一次又一次儒、道文獻合卷並鈔,或同匣共置的出土情況,說明了,至少在南方楚地,儒道兩家學說傳播是齊頭並進的。某些道家古佚文獻的出土,或確定了先秦時期某些傳說古籍的存在,或清楚說明了同一生成論題,存在著相當多元的說法。大量儒家古佚文獻的出土,填補了孔子之後,以迄戰國中晚期,孟、荀、《禮記》以外,後儒學說的理論空白,也程度不一地調整或修正了近代學者對先秦儒學的既成觀念。 關鍵詞: 出土古佚文獻、馬王堆帛書、上博竹簡、郭店竹簡、《文子》、黃老帛書、〈太一生水〉、〈亙先〉、〈容成氏〉。 一、前言 對中國思想文獻的 研究 者而言,1973與1993、1994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代,因為繼1972年山東臨沂縣銀雀山兩座漢墓《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尉繚子》、《六韜》……等大量古兵書,與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辛追夫人不腐遺體及殉葬物的先後出土,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前所未有的,大量帛書古佚文獻,與定州八角廊西漢中山懷王劉修墓中的竹簡《文子》相繼出土。這不但是中國考古學上的盛事,更是中國學術,尤其是中國哲學史上的盛事。因為在馬王堆三號漢墓中,不但有前所未見的古兵書、醫書、房中保健書、曆書的出土;更重要的,也有不同於傳世本編排順序與書寫工具的帛書《老子》,以及亡佚已久,內藏豐富黃老思想理論的黃老帛書,乃至足以證明先秦真有《文子》一書的2790字殘簡《文子》,都在這一年(1973年)相繼出土。這些文獻的出土,揭開了先秦儒、道、兵學與醫學、哲學研究的新頁。 緊接著是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11號秦墓大量秦簡的出土,與1990~1992年間敦煌懸泉二萬多枚漢簡的相繼發現,更揭開中國秦漢歷史、 政治 、 法律 、社會,乃至漢代邊關事務研究的新頁。 到了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村一號楚墓——極可能是戰國中晚期楚太子老師(所謂「東宮之師」)的墓葬中,804枚戰國楚簡又出土了,計共13000多字的三種竹簡本《老子》,和十多種儒家文獻,以及被歸為道家文獻的〈太一生水〉,再一次震驚了全世界的漢學界。因為,〈太一生水〉的「水生」觀,有別於中國哲學傳統氣化生成論,固然令人驚艷,三種竹簡《老子》的出土,尤將《老子》的寫定年代推向更早。 正當大家陶醉於郭店豐富文獻的研究之際,緊接著,如有神助似的,1994年,上海博物館購自香港文物市場的戰國楚簡又面世了。1200多支,計共35000多字,涉及80多種典籍的戰國古文獻的出土,更將近代漢學研究,尤其是中國文字學、哲學研究的熱潮推向了空前的高峰。預計分十批,已經刊出四批的上博簡,內容儒、道、兵、雜各家文獻都有,預估在近五~十年之內,這個熱潮都將持續發燒,不會退去。因為它量大,內容豐富,除非有更令人驚訝的文獻出土。本文因篇幅所限,僅就上述出土文獻中,相關儒、道兩家哲學思想者,略加論述。 二、道家古佚文獻 (一)帛書《老子》與竹簡《老子》 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老子》與郭店三種竹簡《老子》的出土,揭開了近代老學研究的新課題與新熱潮。就帛書《老子》而言,有別於傳世索紞本與王弼本《老子》,它们不但鈔寫在絹帛上,而且有兩種本子,一以隸體鈔寫,一以篆體鈔寫。這兩種鈔本《老子》不僅鈔寫字體不同,從內容看來,且是各自根據不同鈔本鈔寫的,而非隸篆相鈔。兩種鈔本並且都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又不分章。學者認為,或是《老子》書之原樣;或認為是法家傳本的《老子》,因為在它們的前後,各自都有四篇古佚書相伴隨。在隸體《老子》文前的四篇古佚文獻,甚至被認定為極有可能就是亡佚已久,漢志卻有載錄的黃老道家之作《黃帝四經》。再加上這三號漢墓的墓葬年代是在黃老治術盛期漢文帝年間,這隸體《老子》及其卷前古佚書因此被推稱為「黃老合卷」。黃老之學是《老子》學說的外王統御之用,兩種德經在前的帛本《老子》因此也就被推定為法家傳本的《老子》,因為《韓非子解老》也是以「上德不德……」的詮解為開始。此外,它和嚴君平的《老子指歸》所呈現的狀況也一致。其所引《老子》次第與帛本《老子》正相合。其內容相較於傳世本,不但多用假借字,而且章次、文字也多和傳本不同。其多用假借字的現象,是近代出土戰國楚文獻的普遍現象;其相異於傳本的章次、文字,正可以校訂傳本之謬誤。而根據篇末原本的數記,道經部份共2426字,德經部份為3041字。 至於1993年的郭店簡本《老子》,不但章序和傳世本與通行本完全不相同,既不分章,也無「道經」、「德經」的區分,它們同時是分別鈔寫在三種形制不同的竹簡上,其內容除第一種與第三種有相當於傳本《老子》第十章的幾十字雷同外,俱不相重[1]。學者多稱之為甲本、乙本、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