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试将幸福放在手上
——《穷人的幸福》
首先,引用两段印度的箴言来开始今天的介绍。
放下
“放下的愈多,得到的愈多。”
在加尔各答一个乞丐看我犹豫不决,无法决定要丢下多少钱时对我所说的话。
竹子和芦草
“看着竹子的节吧,它以一定的间距支撑着竹子往上伸展,生活中如果没有规律的冥想,就像是没有节的芦草一样,随时都会倒塌。”在北印度里希凯西市一位修行者所说的话。
这两则印度箴言最初我是在《青年文摘》上看到的从《穷人的幸福》中节选的文章。最感到吃惊的是印度人的睿智,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睿智是蕴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欣赏印度人那种平淡,朴直,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因此对《穷人的幸福》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穷人的幸福》是韩国最畅销的作家柳时和的最新力作。柳时和曾经创造连续5年韩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惊人佳绩,其风靡的情况被媒体誉为“柳时和症候群”,而这本书柳时和描述的是作者印度旅行的亲身经验,此书对于生活启示与心灵修行的介绍,在韩国引起大众轰动性的共鸣与回响,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柳时和凭借此书在韩国受欢迎的程度也达到了最高点。
柳时和从大学时期开始写诗,之后发表了许多有关人生思索与灵修的创作诗,他15年间前往印度、尼泊尔、西藏等地旅行,并在印度与美国静心中心潜修。《穷人的幸福》是记录柳时和在印度旅行的亲身经历,文字中饱含了纯真与率性。
柳时和在印度的旅行是一次完全的感悟之旅,宝石般亮丽的风光成为他记录的背景,而在漫漫行程中感受到的,几千年印度土地上积淀的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灵性和谐的特质才是诱惑他不能停步的风景。柳时和带着孩童般的好奇心,成为在印度不设防的天涯海角的流浪者,在底层的印度人生活中体验到智慧的浩瀚和幸福的滋味。
在《穷人的幸福》中,柳时和将纯净安宁的心境和嘈杂困苦的生活奇妙的融为一体,他把对人生敏锐观察与细微体验都书写为滋润心灵的甘泉。即使是在感叹宇宙的无垠,天地的苍茫,人生的孤独与虚空的时候,他的文字仍然显露出坚韧的生命力,从沉思和冥想中获得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丝毫不吝啬于把自己的所有与周遭人分享,对于人抱怀着善良与给予的心态,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保持接纳与宽容的态度,与东方哲学中“随遇而安”的传统一脉相承。
阅读《穷人的幸福》,是一次把幸福从一只手里传递到另一只手的历程。内心的喜乐安宁源自对生活的彻底领悟,源自佛陀般祥和的笑脸。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包容,所以欢欣。幸福的心境,是可以包容一切的。柳时和所写的人,
即印度人民——三轮车夫、云游僧侣、村民、女大学生、坐火车的人……妙趣横生,打开它,里面是一个常人从未经历过的国度和境界……
真的很惊讶于那样的地方何来我们所谓的幸福!人生好像没有什么烦恼似的,即使一贫如洗,什么都没有,却总是看到开朗的笑容,这大概就是印度人所具有的纯真天性使然吧。除此以外,似乎还有些什么。那是什么?恐怕只能用印度人的“魔法”来形容了!乞丐的乞讨、扒手的说辞、三轮车夫的口头禅、修行者的忠告,初看来也许会让你气绝,不经意中却足以点悟尘世中的“旅人”,一身尘土、一世执着,怎敌得过身处贫困却有定力对世人的执着轻轻一笑?那一刻,我也就真的知道了“穷人的幸福”从何而来了。贫穷吗?看魔法般错综复杂、超乎寻常的印度人如何生活吧!什么是幸福呵?他们会用独有的智慧和灵性告诉你衣着褴褛中的快乐。对于我们凡人,我们的生活似乎还不至于糟糕至死,却总有种种是是非非牵绊纠缠,找不到“回去”的路。学不会印度人的“魔法”,但发现幸福其实和财富无关。
一切细腻的东西都使人联想到人的内心。读《穷人的幸福》,就好像在进行一次自我心灵修养的征途,是作者自己,也引导着众生,因为得了这些参禅似的箴言,豁然之间一切苦痛都缥缈起来,人也随之有了得道成仙、超越俗尘之上的感觉。对无法达成的愿望,不要心怀不满,面对并接受现实……人往往身上背负了许多自己不自觉的枷锁,却又到处寻找自由。我们所被束缚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记住所有的高兴或悲伤,都将在来临不久后消失。不要期待所有的事都如我们所愿。事情怎么变化,就怎么接纳它。坏的要来就让它来,好的要去就让它去,这样我们的心才会保持着平静。
最后仍然用几个印度箴言来结束:
眼睛与口
“用眼睛看比从口中说话,能表达出更多。”当我问印度人为什么老是看着对方的眼睛时,他们给我的答复。
最长的距离
在里希凯西江边和一位斯洼米谈天。他说从南印度的特利班度隆,搭了一百小时的火车才抵达里希凯西。我听了非常讶异,他能跋涉这么长距离的旅程。他回答说:
“有比这还要长的距离,世界上最长的距离,是从人的头到胸前的心,不到三十公分的地方。有人从头移动到心,足足走了一辈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