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特征探微.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特征探微

《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特征探微 《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特征探微 《淮南子》,原名《淮南鸿烈》,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集体编撰,它以一种兼容豁达、务实求真的态度,吸取先秦各家思想的精华,它所代表的黄老之学已非老、庄那样的先秦道家,而是道、儒、法结合的持以道德,辅以仁义的新道家,反映了汉初社会文化思潮的特点。书中各篇中均有论乐的文字,思想全面而系统,丰富而深刻。集中代表了汉初新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即儒道相融并争、矛盾统一的,接近于唯物主义辩证思维的特点。其音乐主张虽然在当时未被采纳,但在当时却具有进步意义,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奠定了它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历史成因   首先,建国之初统治阶级需论文联盟www.LWlM.com要一个安定的社会大力发展经济。《淮南子》成书于西汉初期,正是汉家平定各国战乱、建立统一王朝的关键时期,还没有受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影响,当时的统治阶级采用借黄帝之名、取老子之实的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使经济得以繁荣。《淮南子》全书以一种谦和包容、务实求真的态度,继承和发扬《老》、《庄》的道家思想,剖析先秦诸家思想的利弊得失,融各家之所长,提出了适应汉初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道家思想。   其次,淮南王刘安本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汉书淮南王传》),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和自然科学家。《淮南子》虽然没有像荀子《乐论》那样的专门论乐的篇章,其论乐的文字多散见于书中各篇,是作为全书整体思想的一部分,但它关于音乐的本源、音乐的创作、音乐的审美等问题的讨论,提出并充实了先秦思想家们所没有的新内容,帮助我们了解汉初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特点,并将其作为与后来汉代儒家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展示了西汉初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学术氛围健康繁荣、各家思想相融并争。   二、相融并争、矛盾统一的特征体现   第一,关于音乐的本源问题《淮南子》中的思想基本倾向于道家,杂有儒家色彩。《原道训》(本文凡引《淮南子》文字均只注篇名)中说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这与《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庄子天地》夫道金石不得无以鸣无声之中独闻和的思想是一致的。他认为有声之乐出于无声之道,继承了老庄的道家思想,强调无声之道为本,有声之乐为末。有声之乐属于人,无声之道属于天,这一自然天道观,正是中国道家学派思想的核心,是老子提出的最高哲学范畴。《淮南子》一方面和《老子》一样认为五音令人耳聋,且主张与道为一,养生保性,至乐无乐,逍遥无为,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钟鼓管箫,干戚羽旄,所以饰喜也乐者,所以致和也。(《本经训》),这又肯定了有声之乐,是儒家的主张,这是个矛盾。《淮南子》将这两种观点融会贯通,提出了音乐既要本于道德,又要合于先王的观点,兼收并蓄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并将两者都加以充实和完善。它既继承了道家追求保持人自然天性的纯朴思想,又克服了老庄对直觉的偏执;既吸取了儒家人本主义思想的精华,又摒弃了孔孟对人的过度禁欲,提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氾论训》)的观点,这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是极为可贵的,说明儒、道两家在审美观上是有相通之处的。   第二,《淮南子》论述如何进行音乐创作与表演的问题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它强调艺术创作必有其质,乃为之文(《本经训》),即认为音乐应有感而发,真实自然,这是道家崇尚自 然的核心思想的体现。这正如冼星海、聂耳等音乐家不经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创作不出《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这样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时代作品;贝多芬没有人生种种痛苦的磨砺写不出《命运交响曲》这样经典的传世之作。这些论述与先秦儒家提出的凡音者由人心生也的思想是一致的,但《淮南子》的观点显然更为明确,更多的是强调内在情感和后天习得而不仅仅是儒家所指内在的道德品质。因此,《淮南子》还认为音乐的创作与表演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不仅需要一定天赋,即父不能以教子、兄不能以喻弟论文联盟www.LWlM.com的不传之道(《齐俗训》)。所谓不传之道是指非技术性的,不是从教习中就能掌握的东西。[1](P99)强调后天学习与刻苦锻炼的重要性,即学不可已,鼓舞者并非生来柔纵,木熙(杂技)者并非生来眇劲,其超群的技艺都是服习积贯所致、淹浸渐靡使然。   第三,《淮南子》对音乐鉴赏问题的探讨也很深刻。它认为在音乐的审美问题上是以内乐外,保持平和本性,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才能不为声色所淫,而从音乐真正得乐,这种观点是建立在道家养生论的基础上的。但它又提出音乐具有感染力,《主术训》中说夫荣启期一弹而孔子三日乐,感于和邹忌一徽而威王终夕悲,感于忧。动诸琴瑟,形诸音声,而能使人为之哀乐。这是认为和乐能使人乐,忧乐能使人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