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

《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 《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 《溪山琴况》是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所作的琴论著作,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第三个里程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溪山琴况》成为当代音乐美学界和琴学界的热门研究对象,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亦有相关论著问世。研究成果中,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包括《溪山琴况》的文本注译解读、结构系统、成书过程、历史影响等诸多方面,但用力最多的还是对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在这些方面,研究者往往各有自己的立论视角,或以某一概念(如和)来概括其主旨,或注意探析其内含着的哲学(儒道禅)基础,或致力于梳理美学思想的逻辑脉络和文本结构,还有的着眼于对当前音乐美学研究或乐器演奏方面的影响与意义,如此等等。=1\*GB3笔者在反复研读《溪山琴况》的文本之余,一直试图将其内含的较为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做一梳理,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音乐美学思想清单。本文所写五个方面,就是一个粗浅的尝试,不求全面,也未充分展开,而只是从其重要性、独特性以及与当代的关联性入手所做的阐述。   一、其所首重者,和也中和论   和是中国哲学和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其内涵也具有不同的方面。主要有:一是对立统一与差异统一,如晏婴的济五味,和五声、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二是适中、不过分,如中和和而不流等。三是各得其位,如君臣、父子、夫妇之和等。四是音的前后协调相连,如刘勰的异音相从谓之和等。中国古代哲学中和的内涵,几乎都在《溪山琴况》中得到运用和体现。   《琴况》以和开篇,也以和为纲。它的以和为纲,体现在从具体的器和一直到最后的乐和。首先讲琴的和的功能: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认   =1\*GB3这方面较为重要的有:吴钊《徐上瀛与〈溪山琴况〉》(1962)、《一篇出色的古典音乐美学论著〈溪山琴况〉简介》(1981)、吴毓清《〈溪山琴况〉论旨的初步研究》(1985)、蔡仲德《〈溪山琴况〉试探》(1986)、修海林《〈溪山琴况〉的琴乐审美思想》(1989)、张清治《〈溪山琴况〉的大雅清音论明徐上瀛的琴乐审美观》(1990)、孙佳宾《〈溪山琴况〉音乐美学思想研究》(1999)、王志成《〈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2003)、刘承华《〈溪山琴况〉结构新论》(2004)、李美燕《徐谼〈溪山琴况〉中的儒道佛思想》(2005)、《徐谼〈溪山琴况〉中和况之美学意涵研究》(2005)、张法《〈溪山琴况〉美学思想体系之新解》(2007)、徐樑《文字与文字的背后论〈溪山琴况〉之文本构成方式》(2013)、宋瑾《自况的行为方式及其求索从〈溪山琴况〉谈起》(2015)、管建华《〈溪山琴况〉与品味论的文化哲学美学解读》(2015)。   为琴能够通达神明,协调人心,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接着解释什么叫和,认为和也者,其众音之窽会,而优柔平中之橐籥乎,即不同音之间的有序与协调,是音乐优雅柔和的关键。然后分别讲述器和与乐和。器和靠调弦,主要有散和按和与泛和三种调弦方法。器和是一切和的基础,只有在器和的前提下,才谈得上乐和;只有乐和了,才能实现其和谐万物的功能。所以,和况中的主体部分即是乐和。   《琴况》中的乐和主要有三个环节,也是演奏论上的三个层次。首先是弦与指和:夫弦有性,欲顺而忌逆,欲实而忌虚。故指下过弦,慎勿松起,弦上递指,尤欲无迹,往来动宕,恰如胶漆,则弦与指和矣。这里讲的是取音,强调琴的演奏要顺随弦之性,使音自然流畅。其次是指与音和: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若混而不明,和于何出?是说左手取音音位要准,此处之和即为各得其位,即各音都在其固有之位,不偏不失。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音理甚微。若紊而无序,和又何生?不仅音高要准确,而且要轻重疾徐,处理均有分寸。此处之和即为异音相从,是将不同的音前后相续,自然得体,不突不兀。然后再辅以适当的技法处理,细辨其吟猱以叶之,绰注以适之,轻重缓急以节之,使其婉转成韵,曲得其情,是说对弹奏的音调还要加以吟猱绰注等各种技法的美化,使音乐婉转动听。这一层讲的是音乐性,即下指取音不仅要自然流畅,而且要轻重疾徐,变化有致,使音乐婉转成韵,产生乐感。最后是音与意和: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音意关系,意先音后,意主音从,音服务于意。但是,意又总是通过音才得到表现的。故欲用其意,必先练其音;练其音,后能洽其意。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音一旦与意相结合,则会产生奇妙的效果:其有得之弦外者,与山相映发,而巍巍影现;与水相涵濡,而洋洋徜恍。暑可变也,虚堂疑雪;寒可回也,草阁流春。其无尽藏,不可思议,则音与意合,莫知其然而然矣。这里讲的是音意关系,此意既是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