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篇财政支出剖析
3、 社会福利 概念: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三层次 改善和提高人们(物质与非物质)生活质量的制度体系。又称“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内容: 职工福利:劳保、工休、文娱 老人福利:“养、乐、学、为、终” 儿童福利:抚养、教育 妇女福利:生育、就业 残疾人福利:就业、文教、残疾人设施 二、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阶段:(19世纪80年代) 发源于德国威廉二世实行的社会保险; 伴随工业社会发展而出现,有两个条件: 生产力发展 社会矛盾加剧 成熟阶段(20世纪上、中叶) 背景:大危机、黄金发展期 内容: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 “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设施体系化” 调整阶段(20世纪80 年代) 调整阶段 背景:“滞胀”、“福利病”、“新保守主义” 财政危机 效率受损 管理成本提高 调整措施 : 提高费率,广辟来源; 削减项目、降低标准; 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 鼓励发展商业性保险; 调整社会保险模式。 三、财政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社会经济功能 劳动力再生产的保护器 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经济发展的调节器 财政与社会保障 以政府为主的社会救济; 以政府为主的社会保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多层次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与国家财力 四、社会保障资金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社会保障税(费)收入; 各项社会福利基金收入; 国内外捐赠收入; 社会保保障基金投资收益及利息收入; 财政经常预算补充收入; 国有资产预算补充收入。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投资 社会保障预算:专款专用 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原则 五、社会保险模式 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 system) 隔代赡养、受益基准 完全基金制(fully funded system) 自我赡养、供款基准 部分基金制(partially funded system) 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相结合 六、我国的社会保险 历史:雇主责任制 农村:公社养老、合作医疗 城市:单位养老、公费医疗 现状:改革和过渡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五项保险(总费率40.6%,其中个人11%)、 参差不齐:农村与城市、干部与职工、正式就业与非正式就业、下岗与在职 问题:覆盖率低、体制差异大、资金缺口、失业率高、老龄化 出路: 完善制度、广辟来源、加强管理、循序渐进 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二、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三、财政补贴的二重性 四、财政补贴的合理运用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概念: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无偿地对经济组织和城乡居民所实施的财政补助支出。 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分类 价格补贴 企业亏损补贴 居民生活补贴 财政贴息 税收补贴 二、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对需求的影响 影响消费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对消费者补贴) 影响投资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对企业补贴) 对供给的影响 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对资本供给的影响 三、财政补贴的二重性 财政补贴的必要性与积极作用 促进具有外部经济的部门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价格管制,提高社会福利; 推行倾斜式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 平抑产业和价格波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促进进出口贸易,增强民族工业竞争力。 财政补贴失控的消极影响 造成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价格扭曲 预算软约束助长了经营管理低效 造成分配不公 四、财政补贴的合理运用 合理确定补贴的范围和项目 正外部性项目 需要实行价格管制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产品 弱质产业、欠发达地区,高风险的高新产业 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的进口品和技术以及进口替代产品等 严格控制补贴的规模和标准 科学选择补贴的环节 本章小结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对企业和居民的无偿支出,它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社会保障是政府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制度体系。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三个部分。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的安全网。 社会救济是保障公民最低物质生活需要的制度。具有无偿性和选择性特点。 社会保险是按保险原则设立的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具有强制性和权利义务对称性的特点。 社会福利是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制度。其内容和标准取决于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财政补贴是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社会目标对企业和居民的无偿支出。它与价格相关。因而会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补贴的二重性,政府应选择恰当的补贴对象、补贴标准和补贴方式。 参考书目: 丛树海《财政支出学》人大2001 丛树海《公共支出分析》上财1999 上财公共政策中心《1999中国财政发展报告》上财1999 王雍君《中国公共支出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0 雷良海《财政支出增长与控制研究》上财1997 冯秀华《公共支出》财经2000 郭士征《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国际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