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梳理.docVIP

鲁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梳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梳理 一、诸子百家 纵观中国历史,先秦时期是中国古典思想的黄金时代。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家思想代表人物《淮南子》又名《》、《刘安子》,是西汉宗室淮南王。该书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773-819),字,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人,代文学家。著有《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三苏 4 ,字明允,号老泉眉。 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5 (1037-1101),字 ,号东坡居士,生于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世称 。我们学过他的 6 (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他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7 (1021-1086),字 ,曾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於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我们学过他的 8 (1019-1083),字 ,南丰县人,北宋文学家。“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众,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他的议论文立论精策,不枝不蔓,纡徐曲折,从容敦厚;记文则思玫明晰,俯仰尽意,精练生动,耐人寻味。我们学过他的 三、“记”: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写法不定,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也可议论。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抱负或阐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点)。 例如:《核 舟 记》————说明状物————核舟:奇巧(状物) 1《桃花源记》选自《 》,作者 ,名 ,字 ,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 2《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 ,字 ,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3《醉翁亭记》选自《 》 4《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县人,文学家。 5《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 ,字 ,号 ,眉山人。 6《墨池记》选自《 》作者 ,字 南丰人。 7《西湖游记两则》选自 ,作者 ,字 ,湖广公安人, 代文学家。 8《小石潭记》 四、说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常常是叙议结合,来表明作者的一些见解,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1、《黄生借书说》选自《 》,作者 ,字 ,号 ,清朝人,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集》。 2、《少年中国说》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著作收在《饮冰室合集》中。 3、《马说》选自《 》,作者 。 4、《捕蛇者说》选自《 》,作者 。 5、《爱莲说》选自 ,作者 ,字 ,道州营道人。北宋哲学家。 五、史传文 2、《 》选自《资治通鉴》,它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 ,字 ,陕州夏县人, 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是史事。它是继《史记》之后的我国又一历史巨著;然而就其编写目的而言,正如题名一样:“鉴于往事,资以治道”,是为使后代统治者吸取前代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所以它着重于政治、军事,而缺少社会经济变动的记载。 3、《 》《

文档评论(0)

6u263b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