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县教师进修学校编2009年10月9日.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研究 第 13 期 大足县教师进修学校编 2009年10月9日 教学贵有思,思则有进 编者按: 又是一年秋风起,新学年又开始了。 又一轮教学、复习备考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俗话说,学贵有疑,疑则有进。这句话移用到教学上就是,教学贵有思,思则有进。 编者向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推荐大足一中语文组老师们思考教学的几篇研究文章。这些文章,有思考阅读教学的,有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思考作文改革的,也有思考教学评价运用的……虽然,有的思考还不够成熟,还有值得提升和商榷的地方,但这种研究思考之风,确是十分可贵的。这里把它们发表在网上,供大家交流,研讨和审视,借此提倡我们的教学思考和研究之风。我想,这也就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具体行动。 编辑 刘晓白 浅谈课本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大足第一中学 龚仲会 近来,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总让我头疼,感觉他们的写作水平不仅没提高,好像还有所下降。写议论文要么泛泛而谈,空洞无实例;要么用几则老得掉牙的例子,每次都用爱迪生是如何成功发明电灯的例子,不管它是否适用;更谈不上从熟知的事例中出新,出巧。大部分学生一提作文就唉声叹气,没有丝毫的写作欲望,不论什么题目,都觉得无话可说,文思枯竭,“咬破笔杆,望烂青天”,换来的只是挤出了可怜的几个字。究其原因,是苦于无素材。的确,对于广大高三学生来说,广泛搜集课外写作素材简直是“天方夜谭”,绝大部分学生整天被困于数理化的题海之中,阅读面狭窄,无暇光顾优秀作文及文学作品。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自己熟悉的高中语文教材入手,在回归课本复习的同时,发动学生充分挖掘其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使课本成为议论文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常言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课本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写作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材料,一旦有机会表达,它就会将之灵活生动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拥有了“车薪”,自然容易煮开“杯水”,积累得多,思路就开阔,写起来就得心应手。 语文教材其实是一座积累材料的宝库,只是我们没有有意识地去开掘罢了。如果能灵活运用我们课本中的素材,一定能克服作文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援事说理,这是议论文最常见的说理技法,也是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广泛运用的手法之一。其关键在于事例的选择,优秀的学生往往能够从熟知的事例中出新,出巧,转换思维,给读者以多方面的艺术震撼,从而更好的论证话题。司马迁是学生写作常用的一个历史人物。从他的身上 我们可以发掘出许多人生启示。因此,它被称为“万能材料”,援引得好,就会事半功倍。下面就以《报任安书》一课为例加以展示。 课本素材积累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奋,著成信史照空寰。 1.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2.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3.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是学生常用的材料,那么它到底适合哪些话题呢? 话题链接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独自踯躅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挫折而困苦不堪;徘徊于夜色仍明的街头,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将痛苦放大……其实人生中挫折与痛苦时常有之,但调整好心态,以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与痛苦,才能快意人生。身受腐刑的司马迁,生遭尽世人的白眼,死无面对已逝宗族,他的挫折足可放大内心痛苦郁郁而终,但平静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于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71ah65wn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