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夷州茶志,走进凤冈锌硒茶在当代茶人看茶的时候,有一个不忍抛弃的一贯逻辑,那就是关注茶的历史文化。即便那仅仅是散落在史籍中的只言片语,但我们内心需要这种对于时间惯性上的有力佐证。初到凤冈,对这一带盛产的富锌富硒茶知之甚少。仅看“锌”和“硒”两个化学元素的学名,就很明显的带着现代茶学科研的痕迹,进而在我们的内心会去推测它的历史可能并不是那么悠久。但凤冈产茶,的确也是见诸典籍的。在陆羽《茶经》中记述的:“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据考证,夷州其实就是今天的凤冈县绥阳镇。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贡”。其中的夷州、思州,就是指今天的凤冈县一带。我们在浩瀚的历史中搜索到这三部著作中提及的凤冈产茶信息已是殊为不易,“其味极佳”这是“茶圣”陆羽对凤冈茶的评审结论。而《太平寰宇记》中“以茶为贡”的记载更是把夷州这片土地上所产之茶推送到了北宋封贡的至高地位中去了。贡茶的苛刻标准往往成就了很多名茶的沿袭与传承。可是至此之后,有关凤冈茶的历史记述就很难搜寻了。横跨千年的历史空白,直抵1949年新中国成立,凤冈县零星散布的茶丛和野生茶树似乎在向年轻的共和国提醒凤冈县也是有产茶渊源的。于是,1949年到1981年这段时间中,新中国对茶叶生产实行统购、统销。凤冈县的茶叶生产也伺机得以恢复。期间,共创办了17个茶场,茶园面积发展到了2.3万亩。而改革开放以后,直到本世纪初。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供、销体制发生改变,跑市场与茶园基地建设成了当时必须面对的问题。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制约凤冈茶发展的因素横亘在其间的时候。1993年,安徽农业大学的刘和发教授在下去支援西部建设的时候,无意中检测出凤冈县茶园的土壤具有富锌富硒的特性。那一刻,对于凤冈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发现。历史的空白、现实的困顿似乎都在有意无意间指向这一伟大的发现。2004年,贵州省理化检测所、贵州师院理化检测中心对凤冈有机茶规划区内的土壤和茶叶(茶青和干茶)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凤冈县土壤中锌含量为95.3 mg/㎏,硒含量为2.5 mg/㎏;茶叶中锌含量为40~100mg/㎏,硒含量为0.25~3.50mg/㎏,且完全来源于茶树对土壤中锌硒的天然吸附。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人类对于健康的的关注开始倾注更多的目光到微量元素上,当微量元素成为涉及人类健康的关键词之后,凤冈富锌富硒茶开始成为凤冈茶的时代标签。于是,“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等一大批荣誉接踵而至。2006年,“凤冈富锌富硒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5年,更是在米兰世博会中国名茶评鉴中获得金奖,同时其代表凤冈锌硒茶品质的企业产品更是摘得了金骆驼奖的荣誉。凤冈茶人,在近10余年坚守与努力中,在喀斯特溶山区地貌中形成了大片大片的优质茶园。茶,覆盖着山坡河谷,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开始依靠茶赖以生存。在凤冈近两天的时间,走访了凤冈水河、田坝两个产茶乡。绿油油的山头,有太多茶农的倾诉,一直以种茶为主的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曾经就这样被人戏谑:有女不嫁田坝!光阴荏苒,田坝人因茶而受到歧视,也因茶又再一次得到尊重。目前,凤冈富锌富硒茶在贵州省的综合排名中跃居第二。图文/洪漠如、杨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