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练习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答案 第五课 古代寓言二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郑人买履   ) 自度其足(  ) 遂不得履(   ) 宁信度(nìng ) 涉江者( ) 遽契其舟( jù )qì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先自度其足(  )(2)乃曰(   ) (3)而忘操之()(拿,携带) (4)涉江者() (5)而置之其坐 3、文学知识填空。 (1)《郑人买履》选自,作者,是末期哲学家,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2)《刻舟求剑》选自秦相组织编写的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同) (2)反归取之(同) 5、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3)至之市而置之其坐 而忘操之 7、翻译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8、《刻舟求剑》讽刺了哪些人?讽刺了那些办事愚蠢,不知变通的人。 9、按要求用原句填空。 《郑人买履》中,郑人说“宁信度,无自信也”,展示出他固执、迂腐的心里。 《刻舟求剑》中,作者用议论的语言讥笑这种找剑的方法是糊涂的,这句话是:“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0、文中描写郑人时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两种描写方法,表现了郑人固执、不知变通的性格特点。 11、想一想,《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 “刻舟”时信心十足和“求剑”时的茫然没有结果的无奈相映成趣,这一细节生动刻画了这个愚蠢、不知变通的家伙的心理状态。 1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的一联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七、幼时记趣 1、给下面的字注音 项为之强ng ) 鹤唳云端 藐( )砾壑( hè )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A、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使其冲烟飞鸣 故时有物外之趣昂首观之 徐喷以烟 3、“”一个细节表现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 、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限填8个字) 、作者用词很生动,一个“”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景;一个“”字使人仿佛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 、、《幼时记趣》选自《》,作者是代作家。“记趣”的意思是。读了文章后,你能说出作者幼时的乐趣来自何处吗?(不超过10个字) 8、本文围“记趣”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作者用“定”、“细”二字分别修饰“目”、“视”,强调了。 、①鞭数十:用鞭子打。②私拟作群鹤舞空:私下,这里指自己。比作。 ③作青云白鹤观:当做…看 ④观之正浓:代“二虫斗” 11、翻译句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成千上百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子里了。 12、平凡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变得如此真实生动,富有情趣,这是为什么? 因为具有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13、“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里连用了“捉”、“鞭”“驱”三个动词,表现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心情。 第十三课 诗词三首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树栖鸦qī ) 低绮户q? )宫阙què ) 婵娟 2.理解加点词语。(4分) (1)中庭  (2)欢饮达旦  (3)把酒问青天(4)高处不胜寒  3.填空。(4分) (1)中庭地白树栖鸦,。 (2),今夕是何年。 (3)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 (1)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鸦鹊栖树的情形,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情绪的。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 这首词是借怀念亲人的抒情之作。 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反映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说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现词人的无奈而又伤感的情绪。 C、词的上阙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阙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D.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文档评论(0)

200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