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高等学校审核评估的理论与实践》节选
史国栋 袁益民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
审核评估重点考察学校办学条件、本科教学质量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状况,学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更加强调学校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强调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的“个头”,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在按以上“6+1”的审核内容进行审核时,重点要把握好“四个度”:①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②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③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④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审核评估结论不像以往教学水平评估那样对学校进行定量评价和等级划分,而是针对上述的“四个度”进行定性分析与判断,特别是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审核内容内涵解读及支撑性数据
审核内容内涵解读及支撑性数据是对审核项目和要素细化、具体化和操作性说明,是学校自评和评估人员进行评估时的重要参考,而非唯一标准,参评学校和外部评估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被文本所局限。以下内涵解读及支撑性数据主要参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内容及说明(征求意见稿)》以及《江苏省独立学院专业建设抽检评估手册》等材料。
(一)定位与目标
此项目含三项要素: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内涵说明: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是学校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及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从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现状出发,对自身在社会与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位置与角色特征的选择与发展愿景的构思。办学定位主要包括职能定位、层次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定位等。
支撑性数据:
(1)学校办学定位及其确定依据;
(2)学校发展规划文本。
1.1办学定位
内涵说明:培养目标包括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两个层面。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总目标,制定每一专业具体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要与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要与国家、社会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相符合;应包括学生的毕业要求,能反映学生毕业后一段时间(例如五年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发展;它应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目标的表述应避免使用虚浮、空泛和模糊的语言。
支撑性数据:
(1)人才培养方案文本;
(2)专业建设规划文本。
内涵说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是高等学校的四大功能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应服务于人才培养。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因此,学校应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以教学为中心。
支撑性数据:
(1)学校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措施、成效;
(2)师生对职能部门的满意度;
(3)学校领导每年专题研究教学工作的次数;
(4)学校领导每年听课次数。
(二)师资队伍
此项目含四个要素:数量与结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投入;教师发展与服务。
内涵说明: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对学校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学校师资队伍(包括专任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教辅人员等)应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整体素质结构(包括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能级结构、学缘结构等)也应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应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根据专业与学科发展需要,对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并有效落实。
支撑性数据:
(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文本;
(2)学校的生师比;
(3)全校教师名册、教学任务书或课表;
(4)各专业(特别是新办专业)教师数量与结构;
(5)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
(6)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内涵说明: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是保证教学建设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关爱学生、治学严谨、执教严明。
支撑性数据:
(1)教学内容、试卷水平、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符合度;
(2)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满意度;
(3)教师队伍中高水平教师的人数(如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和省教学名师、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4)教师队伍中获得国家和省优秀教师的人数(含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
(5)学校拥有的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数;
(6)师德师风建设措施及实施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