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精要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版本:人教版必修一 班级:高一(6)班 主讲:朱小平 工作单位:安徽省宿松中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诸侯争霸 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前771年 西周灭亡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诸侯争霸 东周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阅读教材,概述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的重要史实。 (西周)周室东迁 分封制、宗法制 (春秋) 诸侯割据混战 (战国) 各国纷纷掀起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人民渴望统一 秦的统一 诸侯势力强大“两制”渐渐崩坏 封建经济的发展 秦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战国时期各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和社会的发展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人民渴望统一。 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 商鞅变法后,秦国发展快,国力强盛。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决策得当。 条件: 2、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秦 赵 燕 韩 魏 楚 前230年灭韩 齐 × × × × ×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君主专制” 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 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郡 县 制 秦朝中央 集权制度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 1.皇帝名称的由来 2.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 3.皇帝制度的特征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核心) 本质: 君主专制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秦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皇位世袭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帝制度的特征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三公 诸卿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副丞相 律令图籍 监察百官 (位低权重) 军务 (虚有其位) 学思之窗 ⊙秦始皇为什么如此在乎丞相车骑的多少? ⊙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1)丞相乃文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位高权重。秦始皇之所以注意丞相的活动,是为了防止相权威胁皇权。 (2)在场者全部杀掉反映了君主专制的残酷性,皇帝的话就是法令,事无小大,皇帝独裁;也反映秦政严苛、残暴。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比较完备。 “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 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阅读下列材料: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然。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旨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之,甚足易制。开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候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