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国际格局 (新).ppt
含义 克莱因的国力方程式 Pp = (C + E +M) * (S + W) Pp-确认的国力(power) C-基本实体(critical mass) E-经济能力(economic capabilities) M-军事能力(military capabilities) S-战略意图(strategy) W-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will) 三、战后两极格局的演变 1、战后初期美国妄图独霸世界(雅尔塔体制) 2、50年代两大阵营的对峙 3、 60年代两个阵营的分化 4、70年代世界力量结构的多层次和多元化趋势 5、80年代末两级格局的终结 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1)形成过程: 1943.11.28—12.1,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 斯福、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二战期间的第一次 会晤。讨论了三国配合作战、全面打垮法西斯国家以及对 战后的安排。 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1)形成过程: 1945.2.4—2.11,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三国首脑 又举行了第二次会晤,签署《雅尔塔协定》。期间,罗斯福和 斯大林做成牺牲中国主权的秘密交易,美国要求苏联尽快参加 对日本作战,苏联便提出参战的交换条件,要求将千岛群岛和 库页岛南部归还苏联、租借中国的大连和旅顺港以及得到中东 铁路和南满铁路的权益,并要求承认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 现状。 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1)形成过程: 1945.7.17—8.2,三大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 (后期为艾德礼)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了战争期间的 最后一次会晤。这次会议基本确定了欧洲的新格局(包括重新 划定波兰的边界,讨论了意大利和追随德国的罗、保、匈和芬 兰的政策问题)。 以上三次重要会议和所签署的文件形成了“雅尔塔体制”的 一个整体。 (2)“雅尔塔体制”的影响和特点: 第一,在其基础上出现的两极格局是第一次由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相并行的世界强大力量中心,这是人类历史的重大发现和进步。 第二,采取军事占领方式来划分势力范围,使许多小国和弱国的主权和利益受到美苏两个国家的直接侵占和损害。 第三,其积极方面使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对德国法西斯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残余势力铲除得比较彻底,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实行了严厉的限制,使它们不再有复活的可能。 第四,在雅尔塔体制建立过程中成立了联合国,其在解决国际冲突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成立于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四日,由苏联、阿尔巴尼亚(一九六八年九月退出)、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期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组成。华约组织是在战后两极格局的历史背景下,苏联为抗衡西方国家批准《巴黎协定》,重新武装联邦德国而建立的一个政治军事组织。 1989年东欧剧变 1990年10月德国统一 1991年2月华沙条约组织宣布解散 1991年底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联邦等11个独立国家的首脑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斧锤红旗落地,取代它的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起。 多极化的基本依据 第一,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综合国力竞争激烈,世界上很难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 第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进程使形成单极世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它必将继续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 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伊战争以来,国际社会称霸与反霸的斗争表明,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不得人心,外交上失分很多。 第四,世界主要力量发展不完全平衡,但主要大国正在逐步形成了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的关系。中国、俄罗斯和法国等国继续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进程。发达国家内部分歧加大,制约美国的欧洲因素增强。 …… 当前多极化的政治结构与传统的多极体系 既相似又有巨大的差异 相似点: 1.几个主要大国(美国、中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统治着国际体系。 2.联盟模式(战略关系)具有灵活性和复杂性。 3.谁和谁结盟,反对的是谁,这样的行为更多的依赖于个体的观点和变化的环境,而不是依赖于一个僵化的同盟体系。 不同点: 1.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13 习作训练(讲义+试题) -2023年四升五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docx VIP
- 兴仁电厂新建万千瓦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评报告.pdf VIP
-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技巧与演奏-教案-第一单元.pdf VIP
-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pdf VIP
- 人工智能的未来:2025年上半年行业发展回顾(英)-AlphaSense-2025-19页.pdf VIP
- 巴戟天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 VIP
- 专题04 标点符号(讲义+试题) -2023年四升五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docx VIP
- D级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pptx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课时练习卷(含答案).docx
- 消防检测质量手册.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