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技巧:鉴赏古诗内容(讲义)精要
【高考(兼及自主招考)专题】
古典诗歌之内容
一、情感视角梳理
以情感为视角,可把中国古代诗歌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人与人之情感、人对社会之情感、人对自然之情感。又分为爱情、友情、亲情;咏怀、时事、咏史;山水、田园、咏物 ...
李商隐最善描绘爱情。
2、深广友情类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分析全诗的意境。
友人乘坐的船已消失在天水相接处,送别友人的诗人还在岸边翘首以望。 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3、眷眷亲情类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诗歌塑造了怎样的诗歌形象?
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
又以儿女“未解”,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
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不能团聚的痛苦之情。
4、感时咏怀类
代表作魏晋阮籍《咏怀》,凡82首,大多发抒人生感慨和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充满愤世嫉俗之情。
很多写军旅生活的边塞诗也属于这一类。边塞诗多描写塞外风光,表现戍边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国难的悲壮,也有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之情。常用对比手法 。边塞名家有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
咏怀(其一) 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首联“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几个动作着意写什么?
2)、颔联写所见,颈联写所闻,皆采用什么手法?表现了何种
特点的环境氛围?有何作用?
1)、着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
2)、以动写静、寂静凄清、映衬诗人孤独、苦闷、失望、痛苦的心情。
《咏怀》之基调,因处于险恶的政治环境中。
附录:
(一)时代与诗人
魏晋易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诗人以酣饮来全身远祸,以越礼骇俗之举表现对黑暗政治的反抗及对虚伪礼法的蔑视,或忧生伤时,或悲天悯人,或超尘脱俗,孤独、焦虑、苦闷、忧伤为情感基调。
(二)竹林七贤
有七人常聚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名。他们本承建安精神,迫于血腥镇压,不能直抒胸臆,常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用典等手法,隐晦曲折表情达意。
(三)阮籍的《咏怀》组诗
共82首:①深广的忧愤——深刻的理性思考,尖锐的人生悲哀;
②意旨隐微,寄托遥深——开中国文学史政治 抒情之先河;
③首创五古抒情组诗体例
5、直陈时事类
《诗经》相当数量的诗歌,密切联系时事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和道德败坏。
杜甫用乐府咏时事,因事立题,开创了既用新题,又写时事的风气。
元、白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揭露时政弊端,为人民的疾苦而呼吁,反映现实更加直接 ;
创作纲领 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悯农二首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两首诗共同的主题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两首诗共同的主题是同情民生疾苦,反映社会不公,揭露官府对人民剥削之深重。
其一用概述的手法揭露封建统治者剥削之深重,抒发忧愤之情及对统治者的谴责之意,并引起人们对农民的关注;
其二以描述的手法劝戒人们体恤农民的辛劳,爱惜农民的血汗成果。
前者面对的受众主要是统治阶层,王公贵族;后者除以上对象外,还有一切非农业劳动者,包括作者自己。
6、咏古讽谕类
阅读王安石词《浪淘沙令》,完成试题。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注:词中“伊吕”指辅佐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武王灭商的吕尚。王安石填此词,正推行变法。
这是一首咏史词,凡咏史之作都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词表达王安石怎样的情感?
文中的伊尹和吕尚之所以建功立业,除自身的才干外,更重要的是遭逢明主。王安石当时正在推行自己的变法主张,当然首先要取得宋朝皇帝的支持。因而,该词正表现出王安石的这一希冀以及他推行表法的决心和勇气。
7、山水风光类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1)分析“空山不见人”的意境。
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用“空山”突出山的空寂、清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