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我们的听力PPT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护我们的听力PPT分析

耳的结构示意图 耳朵的作用 听了刚才的声音,你有什么感受呢? 第一种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我们就把这种类型的声音称为噪声。 第二种声音听起来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我们称之为乐音。 声音的单位是分贝,一般情况下 40 - 60 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 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分贝越高,噪声就越大。 哪些声音属于噪声? 噪声对我们耳朵有什么伤害呢? 过高过强的声音会使我们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想一想:当我们遭遇噪声时该如何保护听力呢? 捂住耳朵,张开嘴巴,减少鼓膜的压力; 可以离开噪音源,在安静的地方学习或生活,或者自己在噪音大的地方戴耳塞 、耳罩或头盔等保护装置。 保护听力还有其它方法哦! 1.请不要用尖利的东西乱掏耳。这可能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所以,我们不能用硬物乱挖耳朵,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如有杂物进入耳朵应该到正规医院就医。 2. 请不要让耳朵进水。洗澡、洗头或游泳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容易引起外耳炎。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牵拉耳廓,让水流出来。 3.请不要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随身听、MP3、MP4等),音量最好不超过其设计总音量的2/3; 4. 请勿乱用对耳朵有伤害的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为他们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所以我们有病应咨询医生,不能乱用药。 5. 请不要外力撞击。耳朵,头部不能揪打也不能撞击,应避免并发听力损害,引起鼓膜破裂。 6. 请不要戴耳环。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同时也有规定不允许小学生戴耳环。 当我们出现听力严重下降时通常需要佩戴助听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提高助听质量。 我能行: 除了远离噪声来减少噪声对我们的伤害外,我们还可以怎样减少噪声对我们的危害呢? 控制物体发声 1、调查学校及周边听力致残情况。 2、收集更多耳聋危害的资料,结合爱耳卡向身边的朋友宣传。 课外作业: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5亿。在中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占全国人口的16.79‰,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每年3月3日 生活噪音 建筑噪音 交通噪音 噪声的危害 噪声是任何一种人都不需要的声音,不论是音乐,还是机器发出来的声音,只要令人生厌,对人们形成干扰,它们就被称为噪声。一般将60分贝作为令人烦恼的音量界限,超过60分贝就会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 强烈的噪声会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当你刚从机器轰鸣的厂房出来时,可能会感到耳朵听不清声音了,必须过一会儿才能恢复正常,这便是噪声性耳聋。如果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会使听力显著下降。 噪声会严重干扰中枢神经正常功能,使人神经衰弱、消化不良,以至恶心、呕吐、头痛,它是现代文明病的一大根源。 噪声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使人不易入睡,容易惊醒,产生各种不愉快的感觉,对脑力劳动者和病人的影响就更大了。 声音的强度与人体感受之间的关系。 安静 20~40分贝 吵闹 60~80分贝 很吵闹 80~100分贝 很静 0~20分贝 难以忍受 100~120分贝 痛苦 120~140分贝 一般 40~60分贝 人体感受 声音强度 课外链接——电子助听器 (√) (×) (×) (×) 控制物体发声 2、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 1、做一个发声罐---在塑料罐里加几粒豆子 或石子 方法一、摇的力量小一点或慢慢摇 方法二、在发声罐里填充棉花、棉布 方法三、用手捂住或包上厚纸 …… 说说下面图片中 人们是怎样减少噪音的 防护林 耳塞 隔音墙 安装消音器 设置禁鸣区 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控制物体发声,减少噪音?比如在医院、图书馆、课堂…… 请设计实验或者列举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 *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