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二者之“义”
摘要:追本溯源,从“义”的原始概念着手,以此为基础分析《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其中对“义”内涵的诠释及其演变深化。探讨“义”在政治集团内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与“忠”、“仁”思想的结合,对比两部小说在“义”这一概念的共同点。另外,对于其中的个人之“义”和集体之“义”作研究,辨析《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在此层面的着重点,区别其中的“义”。
《释名》曰:“义,宜也。制裁事物,使各所宜。”那么何而为宜?《说文》曰:“宜,所安也。”如此阐释,我们需要揣测其中要领。即是“所安”,可以诠释为“使事物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或者“使人心得到良性的安慰”。《大学》里云:“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又如《论语》云:“君子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任侠好义”、“侠肝义胆”也是为人所熟知的仗义行径。即“义”已经成为了明主、君子、侠客所执着恪守的价值取向,有“义”与否,是划定君子与小人、英雄与强盗的重要标志。而作为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开山之作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在剖析奸臣当道、乱世凶年的形势中,也打出了“义”这面旗帜,不仅刻画一批大义凛然的英雄豪杰,也塑造出为“正义”而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政治群体。尽管两部小说皆涉及到本质的“义”,但由于其中所呈现的史实环境与创作环境等诸因素的不同,二者在具体“义”的阐释上又有分歧。本文就其异同点作逐一剖析。
一
两部小说皆是以塑造英雄形象和描绘战争场面为主体,以集体主义为主要行动原则,“义”在其个人行为以及政治集团所体现的内涵和作用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一)“义”由个人到群体,由群体到整团逐步地深化,超越了简单地处理人际关系的约束或者是道德要求,而演变为与群体、政治集团密切关联的涵义,甚至作为其政治纲领和行动的基本准则。
《三国演义》里的刘备阵营最初是由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为“义”的基础逐步扩散、辐射的,因为他们彼此都有着匡扶正义、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满腔抱负,所以得以共举大事。而后沿路收兵,不断壮大自己的军事政治实力,最终才衍变成以刘备诸葛、五虎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而且凝聚力强的中央领导和作战集体。尽管在桃园结义之后未曾在施行具体的结义行为,但是彼此心照不宣,誓同生死,“义”的概念始终统领着他们的思想与行动。《水浒传》则是在“义”的旗帜下,从各地独行好汉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到后来聚义梁山泊,此是整体的脉络。其中更为具体的是“七星聚义”、“三山聚义”、“白龙庙聚义”等等,基本是“义”在引导着。
(二)从“义”的牵制作用着手。在统一思想观念“义”的指引下,能够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因此有助于维持集团内部的稳固与平衡。但是有时候也会受到“义”的束缚,认为“义气当先”,从而不顾后果、丧失理智,最终导致损兵折将。
首先,“义”成为维护团结的重要因素。在“义”的基础上,会产生了统一的、自觉的道德约束机制,规范着个体行为,求得行为的统一性、目的的一致性。作为领袖人物的刘备、宋江非常懂得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重要性。在搞好集团内部团结上,再没有比一个“义”字具有更强的粘合力了,所以他们始终将“义”挂在嘴边。比方《三国演义》第二回,张角杀败董卓,幸遇刘备、关羽、张飞救了董卓。而董卓从刘备口中知现无居职,皆“白身”,很轻视刘备,张飞气不打一处来,便欲杀之。刘备、关羽急以“朝廷命官,岂可擅杀”制止。张飞却曰:“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刘备这时把“结义”搬上台板,曰:“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便了。”刘备懂得贯彻“义”的思想纲领,并且以身作则,才能使得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为其舍生忘死。且看关羽千里走单骑,毫不为曹操的金帛名马、国色美女所动;赵云于乱军中浴血奋战,单骑救主,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诸葛亮为刘氏天下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星落五丈原诸事即可得证。《水浒传》里宋江则以领袖的远见卓识和“及时雨”的“义”气,不断引导众弟兄行正道,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蜕变。本来一百单八名好汉就是成分复杂、地位不同,其中有很多人做过强盗,干过许多不义之事,甚至打家劫舍、杀人越货。但自从聚集梁山义旗之下后,纷纷脱胎变成仁义的英雄,不仅保境安民,甚至除恶惩奸,“义”成为了集团内部个人之间自律、他律的准则。
其次,“义”也是引发冲动的祸源。对于深受“义”灌输的好汉,一般都是嫉恶如仇、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这类好汉固然是能够见义勇为,但是往往也会被“义”冲昏头脑,从而不计后果、考虑不周便冒然去践行和维护所谓的“义”,到头来却害了自己。《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雪弟恨先主兴兵”里提到,由于关羽败走麦城后被东吴所杀,而刘备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