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 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 一、矿井通风的地位与任务 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井通风的任务主要有: (1)将适量的地面空气连续输送到井下各用风地点,提供井下人员呼吸所需的氧气。 (2)稀释并排出井下空气中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矿尘。 (3)调节井下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井下工作环境,保证井下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的正常运行,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 (4)在发生灾变时能够根据救灾的需要,调节和控制风流的流动路线,提高矿井防灾、抗灾、救灾能力。 二、矿井环境气体危害分析与控制 (一)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安全规定 一般而言,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仍然是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 5%。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 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矿井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及危害 (1) -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剧毒、相对密度为0.97, 微溶于水。一氧化碳能燃烧,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在13%~75%时有爆炸的危险。一氧化碳主要来源有:①井下爆破;②矿井火灾;③煤炭自燃;④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2)硫化氢(H2S)。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001‰时即可嗅到,但当浓度较高时,会因嗅觉神经中毒麻痹,反而嗅不到;相对密度为1. 19,易溶于水,它可能积存于旧巷的积水中,能燃烧,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4.3%~45.5%时有爆炸危险。 硫化氢剧毒,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但能引起鼻炎、气管炎和肺水肿,而且还能阻碍生物的氧化过程,使人体缺氧。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较低时主要以腐蚀刺激作用为主,浓度较高时能引起人体迅速昏迷或死亡,腐蚀刺激作用往往不明显。空气中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矿物氧化和燃烧、从老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另外,我国有些矿区煤层中也有硫化氢涌出。 (3)二氧化氮(N02)。二氧化氮是一种褐红色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相对密度为 1. 59,易溶于水。 二氧化氮有强烈毒性,溶于水后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硝酸,对眼睛、呼吸道黏膜和肺部组织有强烈刺激及腐蚀作用,严重时可引起肺水肿。空气中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工作。 (4)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无色、有强烈的硫磺气味及酸味,当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o.005%时即可嗅到。其相对密度为2.22,在风速较小时,易积聚于巷道的底部。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遇水后生成硫酸,对眼睛及呼吸系统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喉炎和肺水肿。空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矿物的氧化与自燃、在含硫矿物中爆破、从含硫矿层中涌出等。 (5)氨气(NH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浓烈臭味的气体,相对密度为o.596,易溶于水,空气浓度中达30%时有爆炸危险。 氨气对皮肤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喉头水肿。空气中氨气主要来源于爆破工作、用水灭火等,部分岩层中也有氨气涌出。 (6)氢气(H2)。氢气无色、无味、无毒,相对密度为o.07。氢气能自燃,其点燃温度比甲烷低100~200℃,当空气中氢弋浓度为4%~74%时有爆炸危险。空气中氢气主要来源于井下蓄电池充电时放出的氢气,有些中等变质的煤层中也有氢气涌出。 (7)甲烷(CH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空气轻,微溶于水,具有很强的扩散性,甲烷无毒,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燃烧或爆炸。井下空气中的甲烷主要是从煤体和采空区内涌出的。 (三)井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安全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对常见有害气体的安全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 另外,瓦斯、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允许浓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四)井下空气的温度及风速的安全规定 井下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效应形成了井下空气的气候条件。 1.井下空气的温度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干球温度,下同)必须在2℃以上。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

文档评论(0)

tmd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