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答题方法 关于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勤于归纳积累,强化记忆。 探究答题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即:要准确表达文句的意思;翻译出来的文句要明白通畅;文采要好。 关于句子的理解翻译,在对文言实词虚词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可采用“切——译——连——读”四字法。 译句四字法 “切——译——连——读” 原句:⑴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⑵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文言文阅读方法 1.勤于积累:常用实词、虚词、固定短语、成语、名句名言等。 2.善于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3.学会比较:对词语的古今异义的比较,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比较等。 4.学会运用:如用成语说话、用名言造句,活学活用,强化记忆。 5.巧于迁联:前后勾连,做到有所感悟,有所引发,有所联想。 *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学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探究答题方法 3.提升答题能力 陈涉世家 (2006年临沂市中考) 记承天寺夜游 (2011年临沂市中考) 课内课外比较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007年临沂市中考) 五柳先生传 (2012年临沂市中考) 醉翁亭记 (2008年临沂市中考) 游白水书付过(课外) (2013年临沂市中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009临沂市中考) 鸟说(课外) (2014年临沂市中考) 三峡(2010临沂市中考) 课内课外比较阅读 满井游记 (2015年临沂市中考) 1.理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考什么? 考什么?我要明白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4)筛选文中的信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言 文 考点概括 题目设计及分数配置:(15分) 1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3分) 1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分) 13.筛选文中的信息。 (2分) 1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 1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5分) 1.解释下列句中红色词语。 ⑴ 冻风时作( )⑵高柳夹堤( )⑶泉而茗者( ) 2.下列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作则飞沙走砾。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 若脱笼之鹄。 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红装而蹇者。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D.夫不能以游堕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怎么考?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渴望出游和不能出游的矛盾,“居促一室之内”写出内心的懊丧和郁闷,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与此照应,形象贴切地写出作者从局促困居的情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之情。 B.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满井的风物,有全景,有特写,近景远景相结合,而且着力描写景物的动态,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风光图。 C.作者用词巧妙,许多语句具有表里相关的双重意蕴,如 “廿二日天稍和”的“和”字既写天气的暖和,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 而此地适于余近”的“近”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 D.文章卒章显志,“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透露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性情,“潇然”表达他对自己能够纵情遨游、享受自然的满足之感,“惟”字则表明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 筛选文章的信息。 3.文章第二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概括。 归纳内容要点。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⑵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5分)1.(1)作:起,刮起。(2)夹:在两旁。(3)茗:煮茶,喝茶。(3分,每个1分) 2.A(2分。A项 “则”:连词,“就”。B项“之”: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而”:①连词,表并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