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国内发展展望精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R国内发展展望精要

4月16日,北京,一名市民在体验VR设备。   VR/AR技术推开了“虚实无界”的大门,很多技术发烧友一下子涌了进来。4月16日,2016中国(北京)VR/AR产业峰会在北京举办,这个只能容纳1000名观众的大会,吸引了近万人报名。   在峰会设立的VR/AR设备展示厅内,微软、三星、HTC、蚁视等国内外多家顶尖公司展出了它们的设备。想要戴上头盔和耳机,进入虚拟现实的世界,亲身感受的人在各家展台前排起长龙。   步入VR/AR产业元年,中国VR产业之路该怎么走?   最大的挑战是软件和内容   在峰会上,优酷土豆、芒果TV、乐视等视频网站的头儿一上台,就纷纷向参会者递出橄榄枝,寻求内容合作。   芒果TV平台CTO黄冬说,“芒果TV将把制作、播出、内容、授权、周边五大环节的IP完全开放,希望能有更多的内容制作团队借助IP加入VR产业。”   在优酷土豆提出的“合计划”中,将开放VR生态,其中包括开放上传入口作流量,拿出20亿元作投资合作,孵化技术内容团队。   除了在全球范围内招兵买马,乐视还通过乐视云平台集纳资源。乐视新技术研发副总裁李强表示,“乐视云平台免费向大家开放,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内容的上传、分享。乐视云平台还可以帮助内容提供者形成自己的品牌。”   在优酷土豆高级副总裁李捷看来,现在备受关注的都是硬件,但实际上虚拟现实最大的挑战是软件和内容。   艾媒咨询集团最近发布的《2016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显示,VR硬件开发商的融资总比占到整个VR行业的51.9%,VR内容制作商在过去几年中的融资总占比仅为行业总量的11.4%。   报告还指出,由于国内VR市场主流设备仍以移动端VR眼镜为主,国内VR内容开发普遍面临交互功能不足以及播放硬件条件有限的限制。因此,国内VR视频内容的开发数量要远多于VR游戏内容。绝大多数已面世的VR游戏中也以过山车、跑酷等交互设计简单、游戏时间较短的轻度游戏为主。视频方面,约2700款内容中还是有不少非国产非原创的内容,而内容简单的短视频占据了其中很大的比例。   李捷认为这个数据反映出这个产业的危机。“大家都知道打造一个生态的核心是整个平台的内容聚合程度及类似SDK(软件开发工具包)、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开放和准备程度。但现在大量的投资和人才集中在硬件,而优质内容提供上还缺少更多的资源”。   内容体验效果不佳   已经有不少公司盯上VR内容制作这块肥肉,但普遍遇到一个问题:消费者对制作的内容体验效果不理想。   黄冬在会上宣布,《我是歌手》第四季的内容已经全部制作出VR化的内容,用户可以借助设备看到几百个视频,但他承认,现在的体验效果并不佳。   黄冬表示,目前芒果TV在VR内容制作上找不到好方法,而且没有办法规模化输出内容,真正生产和制作的环节数据量非常大,需要极其庞大的计算时间和周期,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相比制作普通的视频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制作VR所需时间基本上是其4~5倍。   一家2014年下半年开始经营VR拍摄设备企业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现在适用于VR设备的视频内容完全不是像2D转3D那样可以转化的,VR内容必须要用特殊的拍摄设备才能得到全景视频,对于视频内容来说,设备恰恰是关键。   优酷土豆在内容制作上发现,拍摄上的问题比VR的头显硬件更严重,问题更大。   “好的拍摄设备太昂贵,而且使用技术要求非常高,对后期的缝合和特效技术也有很高的要求,掌握高端拍摄设备的人非常少,至少在中国,还缺少能够利用VR高端设备进行有效拍摄的团队和人员。”李捷说。   除了视频,游戏也是现在VR产业里的热点。上海锐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总监朱正奕表示,VR游戏制作的软件和以前游戏软件差不多,但因为需要很多后期的加工,比如三维建模,后端渲染等等环节,还要针对VR设备进行优化,内容制作也并不容易。现在做VR游戏内容的团队也都很初级。   一家开发了适用HTC头显设备的游戏公司技术人员表示,目前公司开发的游戏内容即将上线,但首先要给用户做免费体验,公司从去年成立到目前还没有盈利。“VR的适用对电脑、技术、成本都有太多要求,目前做内容也的确比较难赚钱。”李捷发现,现在确实还没有人敢谈及VR变现的话题。   “大家似乎觉得用户规模是VR的第一件事,但是我认为会员模式和内容付费才是VR第一波出现的商业模式。”在他看来,这需要把体验做好。   没有价廉物美的设备,VR的推广就是空中楼阁   HTC虚拟现实新技术部门副总裁鲍永哲认为,VR/AR介入到军事、医疗、教育等行业以后,生产制作的内容将是可期待的亮点。   但他认为,内容和硬体是相连的,“VR的头显设备就像当年的智能手机,没有智能手机,那些App也不会产生。”鲍永哲表示,新的科技在不断迭代。   目前,全球VR的硬件输出设备主要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