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备教策略.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草驻足 ——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备教策略 袁卫星 一、专题概说 人类之所以生存得如此美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湖光山色可以寄情,还有许多草木虫鱼足以相伴。拉斯金说,在每一只动物的眼睛里都有一片模糊的影像和一点人性的闪光,通过这点奇异的光亮,他们的生命在警惕并渴望了解我们之所以能够控制他们的那个伟大的奥秘,它要求人类承认它们是生物中的伙伴,如果不是灵魂的伙伴的话。 的确,“征服自然”是人类最狂妄的一句话。人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他只不过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部分,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他不是自然的中心,万物的主人;他和其他生物在地球上享有同等的生存权利,他的生存和其他生物密切相关。 “像山那样思考”带有祈使、号召意味,号召我们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为友,和自然相处。尤其在自来水、纯净水取代了“曲水流觞”、“一方天井”;高速公路、立交桥取代了“十笏茅斋”、“曲径通幽”;汽笛马达、卡拉OK湮没了阵阵鸽哨、声声牧笛;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插足书香家庭的今天,思考如何与自然唇齿相依,休戚与共。 也许只是一脉清流,一带远山;也许只是一钩新月,一汀白沙;也许只是一次风的偶然,把蒲公英的种子吹散;也许只是一声心的呼唤,百灵鸟撒下半空咏叹……“像山那样思考”,也许,你更多的是释然:我们好久没有对一朵花微笑了,我们也好久没有为一片草驻足了。那么,让我们放下身段,“慢慢走,欣赏啊”,看自己的一颗心,像露珠一样晶莹透明…… 二、文本简析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作为一位“五四”时期的前沿作家,在他的一生中充满了忧郁,充满了离愁,充满了对明天的恐惧和对昨天的不堪回首。在他浓重深沉的笔法之下,时时流露出赤诚的爱国忧民之心;在他远离家乡的凄苦生活之中,常常隐藏着生活情感的压抑。然而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们看到是充满着生机的情调,充满着春之将至的美的冬景。这美的冬景暖融融的,一扫郁达夫其他作品的忧郁和寂寥,甚或颓废。这和作品的写作年代有关。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就的。1933年4月,“为王映霞他到杭州去”(汪飞白)。到杭州后,郁达夫深居简出,每天读书,写作,会友,过了一段十分平静的日子。直至1935年秋,郁达夫倾囊所有,建起“风雨茅庐”,期望与爱人一起趋避乱世。因此,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们看到的是带着闲适的郁达夫,语句清新、语调舒缓地向我们描述江南冬景的清朗,多方位展开对比,多角度反复渲染,字里行间写满了“美好”二字。 《西地平线上》。原名《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编入教材时有删节。文章记写了西地平线上动人心魄的三次落日,脉络分明。这三次落日都可以称为“雄伟的风景”,乃“世间之大美”。它让我们感受到,西部是一处别样的风景,西部有一种特别的生存。有评论认为,作者高建群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当三次落日的景象如三幅巨画展现于我们面前,我们需要追寻的,或许正是“理想”,或许正是“崇高”。 《赤壁赋》。《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所作。“乌台诗案”使昔日的廊庙之器,一下子沦为戴罪之身。而“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真可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次贬谪,深深打击了苏轼积极入世、忠君报国的心,但也使他完成了一次精神的自我救赎,由当初的“奋厉有当世志”转变为“以与造物者游”,开始对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进行反思和盘整。《赤壁赋》中,作者通过记叙自己与“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泛舟畅饮的快乐到怀古伤今的悲切,再到虽身处逆境而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的一种脱变或转折。这是苏轼在险恶环境下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也是今天我们读者坦然面对人生所经历的一切的一种依照。在写法上,《赤壁赋》虽没有“骚赋”和“律赋”那样极尽华丽(宋赋有逐渐走向散文化的特点),但它仍然运用传统的铺张排比的手法,讲究词采,杂以骄偶韵语。全文情感跌宕,文采飞扬,声韵和美,宜于诵读。 《始得西山宴游记》。《永州八记》开篇之作。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仕途失意时,并未自暴自弃,而是将孤独、苦闷以及对人生的参悟寄寓山水,诉之诗文。他笔下的山水,都具有他所向往的高洁、幽静、清雅的情趣。《始得西山宴游记》记登高畅饮的乐趣,记人与自然的融合,记山势之高峻,记气象之阔大,从每日登临的泛泛而谈转入具体的西山之行,在极细的描摹后转入登高远眺,以作者自身“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感受收束,充满了主观情感色彩,令读者在这种充满感情的叙述中获得人生的启悟。西山有情,慰藉柳宗元的心灵;西山有幸,一个耿直文人的精神突围由此而始。“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既是写山,又在暗示作者遭贬的原因,同时还表明了作者做人的原则:傲视权贵,不与朋党为伍。柳宗元善于布局谋篇,运用虚实相生、忽叙忽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f2e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