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4—115页《有趣的平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生活中平衡现象的实验,发现“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右边的勾码数×刻度数”这一规律,初步感受杠杆原理。发现当“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不变时,“右边的勾码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2、通过生活经验的回顾与挖掘,感悟平衡与质量和距离有关,培养思维的周密性、全面性。通过实验寻求规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积累动手实验活动的经验,丰富活动体验。 3、通过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身边的生活现象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与分享,拓宽学生思维视野,感悟差异,丰富学习经验。 重点难点 平衡规律的寻求和抽象。 教具学具 课件、简易称、勾码、小组活动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感悟影响平衡的因素 1.初始经验调动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几幅图都共同反应了一种什么样的现象?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跷跷板、天平等图片) 生:平衡。…… (教师板书课题) 师:听了几位同学的发言。你觉得平衡与什么有关?(质量)(板书) [从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入手,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到学生的学习生长点。] 2.加深经验感悟。 师:那么质量是不是平衡的唯一标准呢?我们来看一个跷跷板游戏(出示动画课件),怎样做,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生:轻的一端加重,轻的一端小朋友往后坐,重的一端小朋友往前坐。 师:往前坐或往后坐实际上改变了什么?(与中点的距离)由此可见平衡还与什么有关呀? 生:平衡还与距离有关。(板书:距离) [多媒体课件有利于配合学生的表达再现生活的场景,不仅引起学生兴趣,更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平衡的另一因素——距离,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平衡规律的兴趣。] 师:那么,在平衡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呢?同学们应该在操作与实验中去寻找“平衡的规律”。 [喜欢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在课的伊始就创设一个平衡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的奇妙问题使学生充满好奇,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一下子让每个孩子都进入了组内实验的角色。] 二、实验探索规律 1.实验摸索规律。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每组有一根标有刻度的铁棒,25个质量相等的勾码。5根线圈,同学们通过悬挂勾码并通过调整刻度数和增减勾码数来寻找平衡的规律。在实验之前,首先让我们关注一下实验要求。(出示课件) (1)带着目的去思考,去操作。谁来说说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目的去思考?(看看平衡到底与质量和距离有怎样的关系)好。一会实验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刻度数表示距离,勾码数表示质量。(在距离和质量的下面分别板书刻度数和勾码数) (2)组长一定要明确分工,让每个组员都参与进来。 (3)边操作边记录,完成手中的实验记录单。 师:同学们明确要求了吗?下面就请同学们4人一组开始实验。 [实验前准确地讲清了实验用具及操作方法,使学生们知道如何操作。而且利用媒体将实验要求呈现给学生.特别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全体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使学生的操作更具目的性,避免了盲目和随意。] 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去。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摘记学生的实验数据和实验发现。梳理摘记数据,确定学生汇报人选及汇报顺序。 [有目的地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统筹安排,为下面学生汇报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其汇报更加有序、有层次,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汇报: 1、总结出左右两边刻度数相同,勾码数相同,铁棒平衡。 教师借助这组同学的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另一条规律:左右两边刻度数相反,勾码数也相反,铁棒平衡。 2、实验出现了左右两边刻度数、勾码数都不同铁棒平衡的情况,但学生并没有发现其存在的规律。 3、学生发现铁棒平衡时有乘积等式:6×2=4x4,2x2=4xl。 4、利用图示法总结出了平衡规律。 师:你更喜欢哪种呢?(生谈感受)其实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那种就可以了。 2.规律逆用验证。 师:同学们:你们总结出的这条平衡的规律,是否科学、准确呢?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验证。 课件:左边的刻度数和勾码数的乘积是18,猜想一下,右边可以怎样挂? (生猜想4组整数后出现小数)刻度数是小数可不可以? 生齐:可以。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想到了小数把我门刻度数的取值范围扩大了,这不仅仅是数据的变化,更是一个研究领域的拓展! [验证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研究思想。课上没有急于在学生汇报后直接总结平衡规律,而是安排了验证这一环节,就是渗透一种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地对待事物的态度。学生想到小数,从而扩大刻度数的取值范围,扩大了研究领域。教师关注学生们了不起的领域突破,这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一个深刻的烙印,他们再研究的时候,就会考虑得更为全面周到。

文档评论(0)

rpv75l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