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林、维埃克斯、塔崩、梭曼.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林、维埃克斯、塔崩、梭曼

沙林(Sarin)、维埃克斯(VX)、塔崩(Tabun)、梭曼(Soman) 沙林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化学式:(CH3)2CHOOPF(CH3) 常温状态:纯品为无色水样液体。 颜色:工业品呈淡黄或黄棕色。 气味:纯的沙林无味,含杂质的沙林有苹果香味。 溶解度:可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互溶。 水解作用:慢,生成HF和无毒残留物,加碱和煮沸加快水解。 战争使用状态:蒸气态或气液滴态。 其他性状:易挥发,靠自然蒸发就可以达到战斗浓度;150℃以上会明显分解。 合成:甲基氧二氯化磷与氟化氢反应,得甲基氧二氟化磷,与甲基氧二氯化磷及异丙醇反应,即得沙林 甲基氧二氯化磷(三氯化磷与甲醇反应,得亚磷酸二甲酯,加热,得甲磷酸一甲酯,与三氯化磷及氯气反应得)甲醇可以轻松买到.三氯化磷(过量的磷与氯气反应,可得液态三氯化磷,2P+3Cl2(少量)=2PCl3,避免与水接触.因为三氯化磷遇水强烈水解,PCl3+3H2O=H3PO3+3HCl ) 氟化氢(用氟化钙加浓硫酸加热,生成氟化氢。 CaF2+H2SO4(浓)====CaSO4+2HF(g) 反应在铜容器中进行,用铅容器接收。) 异丙醇(先用 90 ~ 95% 硫酸吸收丙烯 CH3CHCH2( 从热裂石油气分出 ) ,继加水分解异丙基硫酸,再用蒸馏法蒸出异丙醇。) 还是做氯气方便点儿,把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在一起,几分钟就搞定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ClO==NaCl+Cl2+H2O 1938年,德国的施拉德、安布罗斯、吕第格、范·德尔·林德首次研制成功,那时沙林仅是生产杀虫剂的副产品,这种毒剂就是以上述4个人的姓中的5个字母命名为“沙林”(Sarin)。德国人很快发现这种毒气的军事价值,并投入生产,但是二战期间并未使用。在1944年帝国黄昏时,戈培尔等人极力鼓动元首对盟军军队使用沙林毒气。但幸好帝国的大多数高官头脑还很清醒,他们明白盟军生产沙林的能力远远大过己方,于是直到二战结束,背了6年防毒面具到投降的德军士兵都没有使用过沙林毒气。二战后,这种毒剂才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生产。 维埃克斯(VX) 化学名:S-(2-二异丙基氨乙基)-甲基硫代膦酸乙酯 常温状态:无色油状液体 气味:无或有硫醇味 溶解度:微溶于水,加碱煮沸可加快水解, 易溶于有机溶剂 工业品呈微黄、黄或棕色,贮存时会分解出少量的硫醇,因而带有臭味. 化学合成;甲基氧二氯化磷(三氯化磷与甲醇反应,得亚磷酸二甲酯,加热,得甲磷酸一甲酯,与三氯化磷及氯气反应得) 乙醇用2-氯乙醇与二异丙胺反应,得2-二异丙胺乙醇,与硫化氢反应,再与氢氧化钠反应,得2-二异丙胺乙硫醇钠。与甲基氧二氯化磷反应,再与乙醇反应,即得维埃克斯。 首先由英国人在1952年发现的一种毒剂,之后由美国人选了VX作为化学战剂的发展重点。 塔崩C5H11N2O2P 化学名: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常压一种液体,颜色依浓度高至低是无色至棕色。在常温下具强挥发性,虽然挥发性没有沙林或索曼高。二甲胺氧气三氯氧化磷(干燥纯氧通入三氯化磷制得)乙醇氰化氢(纯碱、炭粉、氨气加热后所得与硫酸反应,加热蒸馏制得)三氯氧化磷与二甲胺反应,再与氰化氢反应,然后与乙醇反应,即得塔。 1936年,德国的格哈德·施拉德(G.Schrader)博士首次合成了塔崩,而他本人在次年初轻微中毒,成为塔崩的最早受害者。塔崩虽然优于氢氰酸、光气等老式毒剂,可是由于其战术性能不及沙林,毒性只是沙林的1/3,因此属于逐渐淘汰的毒剂。 美国军用代号GA。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首次将塔崩较大规模地用于实战。1981年1~11月,伊拉克军队曾向伊朗军队阵地发射了塔崩炮弹,造成了人员伤亡。 化学名甲氟磷酸频哪酯。 1944年,德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理查德·库恩博士首次合成了梭曼,但未及生产,苏军就占领了工厂。以后,苏军根据所缴获的设备和资料,于20世纪50 年代装备了梭曼弹药。梭曼的毒性比沙林大3倍左右。据有关资料记载,人若吸入几口高浓度的梭曼蒸气后,在一分钟之内即可致死,中毒症状与沙林相似高效能学习的大学习方法

文档评论(0)

ahua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