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春秋)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动页码第①页→→→ 选择填空 名词解释 1、楚辞:楚辞,一曰诗体,一曰典籍。楚辞指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化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楚辞是楚国诗歌的代名词。《楚辞》,书名。我国文学史上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命名。这部书收录了战国中后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及西汉人的仿作。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指各地区的乐调。“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舒缓。 3、《春秋》是经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以记事为主,记载了鲁隐公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地记事意识。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思想倾向。 “春秋笔法”:寓褒贬,别善恶,微而显,志如晦。以一字喻褒贬,在谨慎的措辞中表现作者的爱憎。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这种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做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 4、“香草美人”作为意象:《离骚》中种类繁多的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美人的意象一般解释为比喻,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在很大程度上,屈原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符合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位置的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 1、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及其两翼。 2、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徳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3、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 4、远古歌谣和神话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学。 5、《吴越春秋》卷九中的《弹歌》反映了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已具有音律。 6、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夏商以巫文化具有代表性,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 7、自周公“制礼作乐”到”“克己复礼”,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礼乐文化成了主流。7、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为一种和谐、典雅的特质,一种婉而多讽的特征,这一特点表现在各种文体之中。 8、《左传》是先秦史传散文的巅峰之作,它记述事实,刻画形象,以极为高超的表现技巧把中国叙事文推向成熟。 9、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为一种和谐、典雅的特质,一种婉约而多讽的特征。 11、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形式。 10、部分神话作品的出处: 《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鲧禹治水》出自《山海经·海内经》;《皇帝擒蚩尤》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女娲补天》出自《淮南子·览冥训》;《后羿射日》出自《淮南子·本经训》;《共工怒触不周山》出自《淮南子·天文训》…… 11、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兴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发诗人歌唱。 1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期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的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13、屈原的思想: 政治上,受中原影响较大,吸收了儒家的尊圣尚德,墨家尚贤,法家重法,形成自己的思想“尊圣修身,依法治国,选贤任能,富国强兵”。外交上,主张联齐抗秦。 14、屈原的美政理想:主要内容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 首先,国君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国家。《离骚》云:“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兮错铺。夫为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其次,应该选贤

文档评论(0)

cycpme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