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三维生活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三维生活 阮福龙 (Nguyen Phuoc Long)美籍越南人。三岁时移居美国西雅图,毕业于美国 Western Washington大学创意写作英语专业,又以全额奖学金进入美国Syracuse 大学研修图书馆信息管理硕士学位。2011年来到中国,在北京大学任教至今
作为一名外国人
说句实在话,当我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它与我所认为的中国并不相同。在美国,大部分有关中国的新闻或消息不是关于商业、政府的就是关于军事的。所以在西方,人们听到“China”这一词的时候,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画面是很多工厂,是天安门广场,是胡同小巷,还有茫茫的人群。当然,最后一项是不得不提到的,但是其余的刻板印象所能代表的,只是中国的现实形象中一小部分,如我来到这儿以后所了解到的一样
说句公道话,大部分美??人生活在泡泡中。他们并不真正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当然,我们能够得知有关其他国家的新闻,但还是那句话,新闻只是一扇通往真实的小窗。实际上大部分美国人对自己的国家甚至都不怎么了解。很多美国人甚至都说不出全部50个州的名字。但我这样告诉自己,我和这些“大部分美国人”们并不一样
我有幸旅行过多次,既周游过美国,也环游过世界。我去过美国50个州中的40个。我去过世界上的17个国家。经历过这么多次的旅行,我接触过很多不同的文化,了解过很多思考的方式。因此,我相信自己清楚这个世界上正发生着什么。可在我第一次到达北京以后,这种想法很快就变了
中国第一件让我震惊的事情就是它的现代化。因为,美国是“第一世界”国家,而中国被标记为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对中国的预期和我所见的中国的现实完全不同。大部分西方人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一条自行车的河流,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想象的中国比较像越南――有很多摩托车,还有一般多的汽车。但展现在我眼前的,却是十分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公路和人行道,甚至有宽敞的自行车道。没有看到像越南一样遍布广泛的摩托车,这里有挺多汽车的――很新的汽车,还有豪华汽车。我告诉我的美国朋友们,我到北京以后的这一小段时间里所见到的高档豪华车(比如法拉利、兰博基尼和布加迪),比我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所看到的豪车还要多
不是说中国没有地方,在那里,看到一次这些代表着颓废和极度奢华的汽车,就如同去看一场摇滚演唱会一样罕见。中国有很多的农村地区,正是因为这些地区,中国才仍被视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美国也有荒芜的地区,没有现代化的设施。甚至在一些城市中,很简单的基础设施都不能保证,比如干净的饮用水。我想说,中国和美国在这个方面的差异,是美国的人如果确实想得到某个东西,他就可以得到它。但在中国,可能得到这个东西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比如,中国有些地区的孩子必须走很远,甚至穿越一些十分危险的环境才能简单上一次学
但对比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比我见过的其他国家要进步许多。比如越南,相对于中国来说,对外开放的时间要远长于中国,但还没有取得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胡志明市的街道自1980年以来就没有很大的更改。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摩托车。道路上的车辆确实越来越多,但主要是出租车,不是个人的私家车。越南的生活、工资水平并不足以让人们支付得起车辆开销。与之相反,中国居民买得起车并且想买车,但他们的限制却是汽车牌照
再做另一个比较,当我拜访一位印度朋友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好笑的差异。那次拜访发生在我到中国的第一年里,当时我有机会去拜访我一位住在新德里的朋友。我被问到对中国的印象如何,我先说出口的是一句抱怨。我抱怨在中国城市里的特定一些地方,做一名行人真的很难。经常地,人行道中间会栽着一棵树,所以人们没有太多行走的空间。此外,还能经常在人行道上看到停放的汽车,于是我必须蜿蜒行走于这些障碍之间,或者干脆就到自行车道上走。当然自行车道上也停着车,但我还要不得不小心自行车道上的自行车和摩托车。所以,按美国的说法说,就是行人位于“low end of the totem pole(图腾柱的最底端)”,意思是最低优先度
在我抱怨完以后,我的朋友叹了口气,然后以惊愕的口吻说道:“Wow,you have sidewalks?(天啊,你们有人行道?)”
在我对中国产生总体评价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时刻。像大多数外国人一样,起初,我会抱怨在中国遇到的一些很普通的事情:人太多,行为太不雅,污染,雾霾,食品安全。我在印度看到那里贫困的人们生活一片狼藉,看到他们住在路边自制的屋子里的时候,再对比我在中国的所见,我可以肯定中国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加进步。比如食品安全,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担心的问题,我对这个事情的观点是,中国的食品安全并不像其他地方一样差。当然,我在中国有过几次食品中毒的经历,但我在美国也有过相同遭遇。并且在印度,有很大一部分观光者能和你保证,在旅行期间他们至少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