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最爱吃的美食
中国古人最爱吃的美食
在刚刚过去的长假中,家人团聚时一定少不了各种美食。但您知道中国古人最爱的美食是什么?是烧烤!夏秋时节,很多人都喜欢在路边吃烧烤。但您知道吗?不仅现代人喜欢烧烤食物,中国古人也对烧烤情有独钟。
据史料记载,烧烤这种烹饪方式的发明,大概源于中国古人170万年前开始使用火的时候,原始人把猎物烤熟后食用,成为最古老的烹饪方式。史书记载,烧烤食物曾经是商周时期人们的主要食物。到了秦汉时期,烧烤之风仍然盛行,据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即位以后,常以烧烤鹿肝牛肚下酒。天子如此,臣民们对烧烤的热情可想而知。
在山东省临沂市博物馆收藏的汉画像石《庖厨图》里,也可以看到汉代人对于烧烤的喜爱程度。在一个贵族家庭举办的盛宴上,厨师们在汲水、杀猪、宰羊、剥狗、烫鸡、剖鱼……做着各种准备工作。画面的上半部分,一些庖丁在切肉、切鱼,右上角一个很大的烤炉周围,围着几个庖丁,他们有的在煽火,有的把切好的碎肉用铁钎串成肉串,有的跪在炉前不停地翻动肉串。烤炉两壁的铺首环已经套好了铁链,庖丁们随时可以将烤炉提走,拿去请主人享用美味的烤肉串。
隋朝时期,人们对烧烤的喜爱程度有增无减。在众多的烹饪方式中,烧烤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时候的烧烤,已经对用火、用料有了详细的要求,人们懂得如何烧烤出更加美味的食物。
宋代的烹饪方法非常繁多,烧烤的食品也更加精炼多样,仅《东京梦梁录》中就记载了十多种。元朝时因为是蒙古人统治天下,羊肉类烧烤成为皇家的珍馐美味。明清时期,烧烤食物更加普遍。史料记载,清代康熙年间,北京的大街上就有小贩沿街叫卖烤肉。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也曾写到贾宝玉和姐妹们在大观园里烧烤鹿肉的情景。
也许您会觉得,这些都只是史书上的记载,不足为信,有什么文物遗存吗?当然有。现藏于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的三件青铜烤炉,就可以让我们见证到西汉时期贵族们对烧烤的挚爱。
三件青铜烤炉,均出土于西汉南越王赵眜墓中,一件出土于西耳室,两件出土于后藏室。它们的主人,是西汉第二代南越王赵眜。
青铜烤炉的形状,均为方形或长方形,其设计都非常精巧实用,它们的四壁都安装有兽首衔环铺首,便于用链子提起炉子来自由搬运;炉子的底部凹陷,可以放置炭火,上层摆放肉串;炉子的四角微微上翘,防止烤串滑落;每个青铜烤炉都装置有四足,为了坚固起见,每个炉子的炉沿和底盘之间,都设置有铜柱支撑。
出土于墓室西耳室的铜烤炉呈方形,为蹄形直足,中空,两壁各有一对方形扣,大约是为插铁钎而设计的,甚至烤好的肉串也可以暂时插在这里。
后藏室出土的两件青铜烤炉,一件为方形,长和宽均为27厘米,高为11厘米
后藏室出土的另一件青铜烤炉,呈长方形,其设计堪称绝妙,炉盘底部设置有四个带轴轮的足,有了它,炉子就可以在平地上随意移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随同这三件青铜烤炉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些用于烧烤的辅助工具。如出土于后藏室的这两套铁链,每套两条,一大一小,铁链分数节,由铁条拧绞而成,呈相连双环形扣接。用这些铁链分别钩住烤炉上的铺首环,就可以把炉子提起来,而不至于烫到手。
烧烤的时候,当然缺不了用来串食物的铁钎,西汉南越王墓还出土了四组烧烤用的铁钎。这四组铁钎,每组3至5根,每根为长条形,中段稍粗,两端尖细,便于串肉和其他食物,与现在我们用的烧烤铁钎的形状差不多。
与四组铁钎同时出土于后藏室的烧烤工具,还有2件铁叉,一件为两齿叉,一件为三齿叉,叉后有杆,杆端为圆环。铁叉的功用和铁钎一样,都是用来串烧食物,两者相比,铁叉往往用来插烧体积较大的食物。
从这些精美的青铜烤炉和配备齐全的烧烤工具来看,南越王赵眜对烧烤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南越王所在的南越国,地处于古代中国的南方,其位置就是现在的广州。那么,烧烤这种烹饪方法,是当时普遍流行的一种饮食方式,还是仅仅属于南越王赵眜的个人偏爱呢?
据《史记》、《汉书》记载,西汉早期,中国岭南地区有一个以“番禺”为都城的南越国。“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南越国的开国帝王赵佗,原本是河北正定人,历史上正当刘邦和项羽楚汉相争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割据称王,于公元前203年建立了南越国。南越国当时占据着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后来接受了汉高祖的领导,成为名义上汉朝的藩国。
南越国灭亡于公元前111年,共存世93年,历五代国君。这三件青铜烤炉的主人,便是南越国的第二代国君赵眜。赵眜在位16年,从其陪葬器物的精美程度和数量来看,他生前的生活非常奢华。在这些出土器物中,出土了大量的炊煮器,其中有用于煲汤煮肉的鼎、用于蒸饭的甑、用于煎炸的青铜煎炉,以及用于烧烤的青铜烤炉等等。这些炊煮器均为实用器,各有各的用途,可以实现蒸、煮、煎、炸、烤等各种烹饪方法,制作出花样繁多的各样美食。
据专家介绍,这三件青铜烤炉,可以完成烤、炮、炙三种烹饪方法。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