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模拟地质体反滤层结构处理低浓度污水初步探究.docVIP

人工模拟地质体反滤层结构处理低浓度污水初步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模拟地质体反滤层结构处理低浓度污水初步探究

人工模拟地质体反滤层结构处理低浓度污水初步探究   摘要:以东风渠水为例,通过使用不同粒径石英砂和大理石砂的搭配,研究地质体反滤层对低浓度污水中氨氮、总氮、总磷、COD的处理效果,为相关技术人员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提供新的思路 Abstract: Taking Dongfengqu water as an example, the effect of geosomal filter layer on the treatment of ammonia nitrogen,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and COD in low-concentration sewage was studied by using different sizes of quartz sand and marble sand, which provides new ideas for related personnel to choose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关键词:地质体;反滤层;低浓度污水 Key words: geological body;filter layer;low concentration sewage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1-0147-02 0 引言 在我国,全国性的湖库富营养化、湖库水质恶化、湖库淤积或萎缩、湖库生态系统破坏以及干旱地区湖库水质咸化等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和发生,严重影响了湖库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做好湖库水环境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水污染控制,改善水环境质量,已成为我国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污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湿地处理系统、毛细管渗滤沟处理系统、稳定塘处理系统、生物曝气氧化处理系统、砂?V处理系统等。本文拟采用不同粒径石英砂、大理石砂搭配的地质体研究其对低溶度污水的处理效果 1 实验装置简介及方法介绍 实验采用6根1m长的PVC管首尾相连,使用红砖作为支架,使PVC管倾斜角度约为9°,水头高约1m。管中按表1设计方案将砂子分别装入,水夯压实,填充完毕后,使用玻璃胶将PVC管接口处密封使不漏水。本次实验用水取自东风渠,为附近自然水厂取水地,实验前根据水桶容量控制出水阀门流量,本次实验使用水桶容量为50L,控制阀门流量约为用5ml/s、实验期间每3天取一小瓶入水口(东风渠水)及出水口水,测定水中氨氮、总氮、总磷、COD含量变化情况 2 水质变化情况分析 本次实验共历时40天,测得实验数据共13组,测得数据详见表2 2.1 水中氨氮变化 本次实验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量水中氨氮,测得东风渠水中氨氮平均含量为1.34mg/L,出水口平均含量为0.24mg/L,净化能力为81.8%。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见表3,处理前东风渠水中氨氮属IV类水标准,处理后为I类水标准 2.2 水中总氮变化 本次实验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水中总氮,测得东风渠水中总氮平均含量为1.62mg/L,出水口平均含量为0.86mg/L,净化能力为47.1%,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处理前砚湖水中总氮属V类水标准,处理后为III类水标准 2.3 水中总磷变化 本次实验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量水中总磷,测得东风渠水中总磷平均含量为0.035mg/L,出水口平均含量为0.014mg/L,净化能力为61.3%,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处理前砚湖水中总氮属III类水标准,处理后为II类水标准 2.4 水中COD变化 本次实验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量水中COD,测得东风渠水中总磷平均含量为6.69mg/L,出水口平均含量为5.07mg/L,净化能力为24.2%,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处理前砚湖水和处理后的水中COD都属于I类水标准 3 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地质体滤层对氨氮、总氮、总磷、COD的净化能力分别为82.2%、47.9%、63.9%、24.9%,对氨氮和总磷的处理效果较强,对总氮和COD的处理效果一般 参考文献: [1]程琨,刘焕芳,周银军.砂石反滤层设计方法的探讨[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4. [2]魏臻.粒移动床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性能[J].环境科学学报,2011,1. [3]邵媛媛.高效脱氮菌强化人工湿地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14. [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