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北梆子武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河北梆子武生.doc

浅谈河北梆子武生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是“山陕梆子”传入河北之后经河北人民培育而形成的,大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它诞生于河北农村并流布河北全省,其兴盛时,不仅流行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遍及山东、东北等地的中小城市及农村,是一个流行地域广泛,影响较大的剧种。   自河北梆子诞生之后,经过河北人民的精心培养,广泛汲取河北地方文化精髓,到了清光绪年间(1875―1908),逐渐成了河北省主要剧种。   随着河北梆子班社在河北城镇、农村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它在北京等各大城市剧坛的主导地位也日益增强。   河北梆子经历了大约半个世纪的兴盛期即走向衰落。河北梆子的全面衰落,是在1930年之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至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首先是活动在东北及华北各地的河北梆子艺人大批逃入关内,继而关内城市里的河北梆子班社在敌人的威胁下也纷纷解体,艺人星散,溃不成班。在农村,也由于民族危机,时局动荡,农村富户也无心再办科班,致使河北梆子剧种的人才来源枯竭,后继无人,就越发加速了河北梆子剧种的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梆子枯木逢生,再度崛起,许多河北梆子老艺人都焕发了艺术青春,他们一边积极从事演出,以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一边倾注心血,培育后起之秀。河北梆子后继人才蓬勃崛起,河北梆子这一古老剧种又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河北梆子剧本词句通俗易懂,多为河北地方口语,富有浓厚的河北乡土气味。河北梆子的传统剧目保留有500多出,至今还有《大登殿》《杜十娘》《挡马》《陈三两》《蝴蝶杯》等优秀剧目在流传。   河北梆子改编或新编的优秀剧目层出不穷,它那高亢激昂、婉转悠扬的曲调,感染了老老少少几代人。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带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色彩,开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不仅《挡马》《宝莲灯》《哪吒》《钟馗》等拍成了电影,而且又将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移植改编,此剧在希腊、法国、香港等地演出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河北梆子争得了荣誉。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剧种,它的前景却不容乐观。一个大剧种的兴衰受环境的制约是很重要的客观原因,河北梆子流传的剧目大多都是表现主人公受苦受难、凄惨的悲剧命运,这看似好像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情境和快节奏的步伐,但是我个人认为致命的是它自身的主观原因,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克服困难,使传统剧种焕发永久的艺术青春魅力。   当然,作为年青一代的河北梆子从业者,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好好练习基本功,学习更多的剧目,以此来回报喜爱河北梆子的广大观众。下面我从一个专业演员的角度,浅谈一下对河北梆子武戏方面的一些见解。   我们在演出河北梆子《雁荡山》时,孟海公的正兵在攻城中,一个个翻着跟头,跃过城墙,以非常大胆的艺术夸张和写意手法表现了一个惊险的武打场面,在有的剧目中,有人从马上摔下来,或在奔跑时突然跌倒,走一个抢背或者吊毛,使剧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这样的高难度动作,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每个戏曲演员都要练这种翻打扑跌的基本功,也就是毯子功。   毯子功,要先从腿功腰功和顶功练起。所以要先学会压腿拿顶和下腰,以锻炼腰的柔韧力和两个膀子的臂力以及下身轻的功力。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虎跳、踺子和单小翻、单前扑、单提、等单跟头,同时还要练习抢背、窜毛、扑虎、案头、叠筋等软毯的功夫。在经过一段训练后,虎跳、踺子等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继续练习虎跳前扑、踺子小翻、踺子提,以及踺子小翻提等。   当然,哪一项训练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都要经过每天坚持不懈的练习,非常艰苦的训练,才能在舞台上运用自如,做到翻跟头轻、飘、高、准、快。现在毯子功的发展还是很大的,不仅要翻“龙头趴”“跺子窜毛”,还要翻转体360度、转体720度等高难度的跟头。同时也要练习从高台上往下翻的“云里提”“前扑”等跟头。毯子功是武戏演员必须练习的课程,也是文戏演员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因为腰、腿功的训练不仅是翻跟头的基础,也是演员在舞台上的一切动作的基础。而且很多文戏中也有用软毯子的地方,如《宝莲灯》中刘彦昌的吊毛,《断桥》中许仙的抢背,《打金砖》中刘秀的僵尸等,如没有毯子功的基础功是很难胜任的,所以说毯子功是戏曲演员的必修课。   作为武生演员,除了要有很好的毯子功以外,还要知道武生这个行当主要以武为主,多是扮演擅长武艺的人物,要具有较强的武功、基本功,没有过硬的功夫是很难胜任的。同时,武生在唱、念、做几方面同样重要,武戏不光是武打,文戏表演占有相当大的部分。因此,武生必须把唱念做打关系摆正、练习好,这样才能完美塑造人物。   武生行当所演出的剧目非常丰富,长靠武生如《挑滑车》的高宠,《战冀州》的马超,《伐子都》的子都,《界牌关》的罗通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