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作品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doc

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作品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作品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doc

浅谈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作品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摘要:《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是李斯特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为世人所熟悉的一首,本文从该曲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声等创作技法方面入手,并结合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匈牙利民族性,对其音乐作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列举几个在本曲频繁出现的技术技巧以作分析,这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创作手法,而且对演奏该曲时准确地把握与深刻理解李斯特音乐思想都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音乐分析;演奏技巧      弗伦兹?李斯特于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定(Doborjan, Hungary)。他是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李斯特六岁起开始学习音乐,并于此后不久移居维也纳,曾先后作为萨里埃里(Antonio Salieri,或译萨列里)、车尔尼(Carl Czerny)、雷哈、巴埃尔的弟子,并受到雨果、拉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向往资产阶级革命。在音乐上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第二匈牙利狂想曲》又是其中最为著名与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也是李斯特作品中最为世人熟悉,且最常被演奏的一首。   一、作品的音乐分析   (1)曲式与结构的分析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创作于1847年,1851年出版,主要采用了匈牙利最流行的吉卜赛民舞曲“查尔达什”(Scardas)作为素材写成。“查尔达什”通常是由两个二拍子的对比性部分构成,前者称为“拉绍”(Lassan),音乐慢速庄重、节奏自由且忧郁伤感;后者称为“弗利斯卡”(Friska),音乐情感热烈、旋律华丽;且民间舞蹈性风格浓郁,两部分构成一个既对比又统一的艺术整体。李斯特在此狂想曲中就借鉴了与此相似的结构布局;音乐由Lassan与Friska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首先是在#C小调中Lento速度、f力度与具有宣叙调性质的即兴随想曲风格的8小节引子;音乐坚定沉着,自由而富有变幻的散化节奏也充分体现了狂想曲中capriccio随想性的一面。之后是以#C为主要调性的行板Lassan乐章。此乐章大体可视为带有再现性质的三个曲式部分:A是主要由装饰后悲愁、压抑的吉卜赛民间歌曲旋律及其多次的重复与模进构成。第35小节开始的B建立在属持续音#G上,与A在织体上对比较大,并进行变奏发展。之后是A的变化再现。第二部分是快速舞蹈风格的Friska乐章,是由#F作为主要调性的五个不同材料构成的,主要运用变奏手法展开主题,速度迅急,富有特色的切分音节奏使该部分音乐的气氛热烈非凡。C是一音乐性格活泼,旋律轻快、跳跃,节奏规整的舞蹈性主题及其变奏,结束前左手富有弹性的,体现欢乐集体舞蹈场面的跳音半分解和弦不但被保留下去,直至曲终。第178小节起进入了气氛较热烈、活跃的D。之后的E(234小节)与C在材料上有着一定联系,音乐华丽、轻巧而富有色彩,变奏中音乐能量也在不断积累,最终在第274小节推出了此狂想曲的第一个高潮段落F,音乐在fff的力度中更加充满活力与富有生气。随着力度的减弱,音乐进入了清新隽永的G(306小节)主题,在变奏重复后由长达17小节的双手八度半音进行,这一火热的、蓬勃向上的、像浪潮一样的十六分音符的强大音流将音乐推向了最高潮F’。在简单回顾D的材料后,音乐平静了下来,并在第421小节进入Prestissimo(极快)尾声,乐曲最后在近乎沸腾的狂欢气氛中结束。   (2)调式调性及其和声   调性是调式的高度,〔1〕在调性音乐作品中,调性具有重要的表现意义。乐曲调性的确立是音乐陈述的基础,而音乐的转调或离调则会给音乐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不同的色彩变化,调性的回归又可以使音乐得以恢复稳定、平衡和统一。因此结合调式、和声等音乐要素,考察乐曲调性的布局,以及其与乐曲结构功能的关系,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乐曲引子以升C调性中(调式不明确)主(T)、属(D)和声的交替开始,A中首次引入了下属方向和弦,并以三度关系转调为特征。B完全在升。小调中,再次以主、属和弦交替进行,并引入T、dⅦ6交替的,具有连接功能的引子音型中,接以变奏再现的A,较初次呈示,明显加强了下属和声,升C大调主和弦作为升f小调D和弦解决后进入 FriSka。由于音乐速度很快,接下来的C中,和声比较规范、单一,基本上是以两小节为单位的T、D和声交替,142一177小节的变奏只是使用了属持续音,以增加和声紧张度,速度与力度也逐渐加快、加强。升F大调的D中继续以间断性的升C作为低声部的属功能持续,仍然以两小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