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地区野生藜蒿无公害大棚栽培技术.docVIP

浠水地区野生藜蒿无公害大棚栽培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浠水地区野生藜蒿无公害大棚栽培技术.doc

浠水地区野生藜蒿无公害大棚栽培技术   摘 要:藜蒿系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上嫩茎叶及地下匍匐茎供食用。其营养十分丰富,有特殊的芳香,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藜蒿还具有清凉平抑肝火、预防牙痛、喉痛等功效。通过对浠水地区野生藜蒿生长环境调查研究,论述了野生藜蒿的生理特性、开发利用价值及大棚栽培技术,为藜蒿在浠水地区的大面积设施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野生藜蒿;大棚栽培;浠水   中图分类号:S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10-0043-02      1 引 言      藜蒿,又名芦蒿、水蒿、香艾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亚洲,在我国的东北、华北、中南地区以及周边的朝鲜、日本等地均可见到,野生于荒滩、路边、山坡等潮湿处,是一种古老的野生蔬菜,因其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危害,经人工栽培后,成为一种营养丰富、无污染的特种绿色蔬菜食品[1]。   经检测,每100g藜蒿鲜嫩叶茎中含蛋白质3.6g,灰分1.5g,钙730mg,磷10mg,维生素B10.0075mg,胡萝卜素139mg,维生素C49mg,铁2.9mg,天门冬氨酸20.42mg,苏氨酸115.15mg,谷氨酸34.30mg,脯氨酸6.82mg,苯丙氨酸8.72mg,赖氨酸0.97mg,组氨酸5.08mg,精氨酸9.05mg,亮氨酸5.55mg,丝氨酸38.85mg[2]。在日常生活中既可凉拌,又可熟食,清香脆嫩,具有祛风湿,健脾胃,平抑肝火,预防牙病、便秘,促进消化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等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 浠水县藜蒿产地环境情况      浠水位于东经115°~115°38′,北纬30°12′~30°49′,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9℃,无霜期230~258天,冬季平均大棚气温可达10℃以上。2000年我们从外地引进藜蒿在散花镇禹山村进行大棚栽培试验,经过几年的探索、试验、示范推广,现已扩大种植面积210hm2,产量6000t/hm2,产值达3000万元,每年销往北京、天津、武汉、上海、黄石、黄州等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且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根据调查,浠水县沿江散花、兰溪、巴河等乡镇藜蒿主产区没有工业污染源,大气、土壤和灌溉水质等环境技术指标等均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5089-2005《无公害食品、绿叶类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      3 藜蒿的生理特性      藜蒿的地下茎形似根,呈棕色,新鲜时,柔嫩多汁,长30~70cm,粗0.6~1.2cm,茎上有潜伏芽,并能萌生不定根。地上茎从地下茎上抽生,直立,高1.0~1.5cm,早春上部青绿色,下部青白色,无毛,紫红色,上部有直立的花枝。叶羽状深裂,直立或向下。9~10月开花,花黄色。瘦果小,具冠毛。藜蒿耐热、耐湿、耐肥,但不耐旱。早春外界气温回升至5℃以上时地上茎上的潜伏芽开始萌动,15~25℃时茎叶生长很快,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潮湿、肥沃的砂壤土为好[3]。      4 藜蒿栽培技术      4.1 播种育苗   (1)苗木整地。育苗选择在土壤肥沃疏松,且前茬未种过菊科作物的大棚内。播种前半月进行深翻,晒土,培肥,用20%多菌灵和辛硫磷颗粒与土壤均匀混合,进行土壤消毒除虫,作厢待播。厢面宽1m,厢沟深10~15cm。   (2)种子处理。将上年末期健壮藜蒿铡成5~20cm长,捆成把,放进消毒液进行种苗处理。消毒液是由杀菌剂(如多菌灵)和除虫剂(如氯氰菊酯类)配水混合而成的。一般浸种2~3min后取出。   (3)播种。浠水藜蒿最佳播种期是7月底8月初,把经过种苗处理的藜蒿放在苗床上成行排好。播后施足底水,喷施一次多菌灵加氯氰菊酯溶液,再将遮阳网盖好。   (4)苗期管理。苗床每天早晚浇水1次,中午强光高温时,将遮阳网盖好,下午5点左右可以将遮阳网掀开,以免通风不良。   4.2 定植   (1)整地作畦。选用前茬未种过菊科类的大棚,翻耕前,一亩地施腐熟厩肥4000kg,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50kg作基肥,辛硫酸颗粒剂3kg,多菌灵1kg杀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深翻30~50cm,精细整地后,以1.2m开厢作畦,畦沟宽30cm,畦面宽90cm。   (2)定植。8月10日左右,将已生好芽的幼苗双株插下,株距20cm,行距25cm,插完后将水施足。   4.3 田间管理   (1)温湿度管理。定植后大棚千万不能盖大棚膜。在11月中下旬再将大棚膜盖好,注意每天通风换气,保持25℃左右的温度,低温时采用大棚+中棚+小棚+地膜+草帘5层覆盖。雨雪天注意揭去棚内覆盖物,透光换气。   (2)肥水管理。定植后的藜蒿在11月中下旬,应齐地面割去茎杆,清除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