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常用名言警句.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务员申论常用名言警句汇总 一、民生类 1. 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9. 天下之大,民生为最。 10.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12.民生问题,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计,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行各业及其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严峻社会课题,不仅需要摆上战略的高度从宏观来抓,更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微观来落实。 13.人人起来负责,政府才不会懈怠。 14.恩格斯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1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16.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7. 民之归心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旷也 18.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1.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2.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 3.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4.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5. 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6.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7.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14.曾国藩在《曾文正公集·答黄廷瓒》中谈到为官之道时说,为官须做到“四耐”——“不为大府所器重,则耐冷为要;薪米过时迫窘,则耐苦为要;听鼓不胜其烦,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与我辈者,或以声气得利,或以干请得荣,则耐闲为要”。能耐冷,见胸怀;能耐苦,见操守;能耐劳,见精神;能耐闲,见风节。无论古今中外,居官入仕者,倘能思之、鉴之,并身体力行,必能大受裨益,堂堂正正做官,光明磊落做人。 15.令人失去理智的,是外界的诱惑;而最终耗尽一个人精力的,却往往是他自己的贪欲。 16.“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将官员的考评与升迁,更多地与民生反馈、民主意见挂钩,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官本位,还原公仆的应有之义。 17.从古代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到现代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一个大写的“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一个爱护人、尊重人、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政府,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一个维护人的基本权利、用制度保护每一个人正当权益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18.位高者责重,名赫者责大。全社会的责任建设,尤其需要领导干部带好头。 三、思想道德类 1.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4.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5.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8.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0.看一个人看眼睛,看一个国家看人民精神。 11.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12.古语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古人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它强调在“隐”和“微”上下功夫,要求在那些看不见的和细小的事情上做到固本守节,清正谦明。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慎独”,非常值得提倡。 1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盲人在夜晚行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人们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1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5.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牵。(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16.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四、问题对策类 1.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2.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3.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4.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5. 古人云:大智治制,中智治人,小智治事。 6.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7.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8.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9.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文档评论(0)

zefm2pj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