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苔藓-类.pptVIP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4苔藓-类

苔藓植物(Bryophyta) 有性生殖器官 雄性器官:精子器形态多为棒状、球形或卵形。 构造:外有一层不育细胞构成的壁,内部有多个能育的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可产生1个或2个长形弯曲的精子, 顶端有2条鞭毛。 雌性器官:颈卵器外形象长颈烧瓶,上部细狭,称为颈部,下部膨大,称为腹部。颈部和腹部的外壁都由单层细胞构成,颈部内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有一大形的卵,还有一个腹沟细胞。 泥炭藓 (Sphagnum) 大多数苔藓植物生长缓慢,但是泥炭藓(Sphagnum) 生长颇快,每公顷的生长量可以达到12吨,相当于玉米的2倍。泥炭藓属约350种,生于沼泽或森林洼地,往往占据广大面积,叶无中肋,具含绿体的长细胞和不含叶绿体的大细胞,大细胞成熟后死去,能大量吸水,茎亦有大而空的吸水细胞,其吸水能力为棉花的5倍,因此凡生长泥炭藓的地方必潮湿。又因泥炭藓产生酸性物质,防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真菌分解其残骸,因而形成大面积泥炭藓沼泽(peat bog),仅有少数耐酸植物如酸果蔓、乌饭树及捕蝇草(Venus’s flytraps)生长在泥炭藓沼泽中。 苔纲与藓纲的比较 苔纲 配子体多为有背腹之分的叶状体,少数为有背腹之分的茎叶体。 孢子体蒴柄短,孢蒴构造简单,其内具有弹丝,孢蒴多为瓣裂。 孢子萌发时,原丝体阶段不明显。 苔藓植物的作用 苔藓对空气污染非常敏感,空气质量差,苔藓的数量就很少。 小小的苔藓看上去不起眼,经常被人忽视,但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苔藓植物是尾随细菌、地衣之后自然界的又一拓荒者,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密集丛生,积累水分和浮尘,分泌酸性代谢物腐蚀岩石,促进岩石分化、土壤形成。   古人很早就开始利用苔藓,用它来堵墙缝、隔热、塞枕头、做被褥,有的用它来做装饰、疗伤等。到了现代,人们人工栽培苔藓,装饰公园、庭院。藓类中泥炭藓的应用较大。它吸收力强,质地松软,能抗菌,是很好的外伤包扎敷料,它还可用来包扎花卉、树苗等,既通风又保湿。有些种类的泥炭藓还可做草药,能清热消肿,泥炭酚可治皮肤病。泥炭藓还是决定泥炭层深度和沉积度的最主要植物。泥炭是由苔藓、苔草、芦苇及灌木的遗体积聚和挤压造成的。泥炭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工业上可用它来发电,还可用于园艺栽培等等。 维管植物(vascular plant) 1、维管系统:由木质部、韧皮部组成 ; 2、多为陆生,只有少数(蕨类)在受精过程中需要水。 3、生活史中,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占劣势或寄生于孢子体上。 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孢子植物。 孢子体 孢子体绝大多数是多年生草本,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1.根:无主根。大多数具有不定根,少数为假根。 2.茎:高等蕨类大多仅具根状茎; 低等蕨类多具直立茎,二叉分枝; 有一些种类既有气生茎,又有根状茎。 3.叶: 从进化水平上分: 小型叶:无叶柄、叶隙,仅有一条不分枝的叶脉。 大型叶:具叶柄,有或无叶隙,叶脉多分枝。 从功能上分 孢子叶: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又称能育叶。 营养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也称不育叶。 同型叶:同一植株上的叶没有明显分化,兼有营养和生殖的功能。 异型叶:同一植株上的营养叶和孢子叶有明显的形态差异,称异型叶。 从形态上分 单叶:叶柄上仅具一个叶片。 复叶:由叶柄、叶轴、羽片和羽轴等组成,自叶柄上部延伸的叶轴上有多个叶片。 4.孢子囊和孢子 在低等的蕨类植物中: 孢子叶球或孢子叶穗---孢子叶集生在枝顶端,形成球状或穗状的~。孢子囊通常单独生在孢子叶的近轴面叶脉或叶子基部。 在高等的蕨类植物中: 孢子囊群---孢子囊通常生在孢子叶的背面、边缘或生在一个特化的孢子叶上,并且形成各种形状的孢子囊群或堆,有或无囊群盖。 孢子囊从结构和发育上分为2类: 厚孢子囊:孢子叶的一群原始细胞发育产生,孢子囊成熟时壁由多层细胞组成。 薄孢子囊:孢子叶的一个原始细胞发育产生,孢子囊成熟时壁由一层细胞组成。 配子体:又称原叶体 维管组织与中柱 ????????蕨类植物的维管组织分化程度不高,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木质部的分子多有环纹螺纹或梯纹管胞以及韧皮薄壁细胞组成,但无伴胞,现存的蕨类大多无形成层,所以没次生结构。蕨的中柱(stele)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原生中柱(protostele)、管状中柱(siphonostele)、网状中柱(dictyostele)。 蕨类分类:秦仁昌(1978)的系统 1.石松亚门(Lycophytina):茎直立或匍匐,小型叶,轮生、螺旋、交互对生,宿存,孢子囊单生于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