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一章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Communication”源于古希腊语的两个词根,一个是com,指与别人建立一种关系;一个是munus,指效用、产品、作品、利益、服务等等。两个词根合起来,意为“共有”、“共享”。古罗马的著名演说家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前43),将communication定义为与别人建立一种联系或把握一件事情。后来这个词的内涵略有变化,主要是指思想、信息的交流、沟通。 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与传播模式 一、 传播的概念 模式,是对真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模式是对现象简约的描述,不能穷尽客观事物的复杂状况,但对认识传播现象,前人概括的某些传播模式,因其便捷和有效,依然成为实证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Denis McQuail,1935—)就用“模式”构建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整个体系。下面就不同传播领域角度的代表性模式进行简单介绍。 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与传播模式 二、 传播模式 1 一般人际传播的循环模式 “传播”的概念与传播模式 第一节 该模式认为在传播过程的循环中,传者和受传者没有主客之分,强调传受双方对讯息的编码、释码及译码处理,从而突出了传播的互动性。该模式将人际传播中交流双方“点”对“点”的瞬间思维特征展现了出来,但无法显示交流双方在交流中的情境,包括双方的社会地位。 2大众传播的线性与互动模式 “传播”的概念与传播模式 第一节 “5W”模式界定了大众传播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很广。但该模式的解释力因其线性而大打折扣。 2大众传播的线性与互动模式 “传播”的概念与传播模式 第一节 申农—韦弗模式的启发意义在于,传播不是一个偶然的过程,它涉及信息、信息传递、信道、编码、解码、再编码、信息冗余、噪声等问题,在传播的双方或多方之间,存在由信道和噪声决定的制度性调节。 2大众传播的线性与互动模式 “传播”的概念与传播模式 第一节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突出贡献在于对“噪声”的概念进行了拓展和深化,认为“噪声”贯穿于传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噪声”会影响正常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可以成为控制信息传播的手段和策略。 3网络时代的传播模式 “传播”的概念与传播模式 第一节 网络传播的要点在于个性化信息的聚集与传播,基于这种变化,原有的线性、互动、循环等传播模式都受到挑战,在可以随时变化的传者和受者之间,加入了智能化的信息过滤系统。从简单的垃圾信息清除,到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搜索,再到个性化推荐系统,网络个人过滤技术的成熟,改变了新媒介环境下信息的传递模式。 3网络时代的传播模式 “传播”的概念与传播模式 第一节 社交网络出现后,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也被提出来。不过,从现在更新的社交传播形态的使用看,这个模式已经不能涵盖所有传播情形了。 3网络时代的传播模式 “传播”的概念与传播模式 第一节 网络个人过滤技术的成熟,改变了新媒介环境下信息的传递模式,就此出现了个性化信息推荐传播模型 第二节 符号、意义、语言 一、 符号与意义 符号承载的意义是在人们的互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约定,只有人们在互动中分享符号的共同解释时,意义才产生。人们根据他人赋予某个符号(事物)的意义,决定如何与它建立某种联系、采取某种行为。 第二节 符号、意义、语言 一、 符号与意义 索绪尔视符号为一个系统性结构,强调部分与整体的意义关联。 在层次上,语言符号有表面意义和引申意义之分。表面意义是指符号的本义,是符号基本或核心的意义;引申意义则是符号的暗示或深层的意义。 语言符号的意义有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之分。符号的内涵意义是对所指称对象的概括和把握,而外延意义则是对其适用范围或量的规定。 符号的意义还包含情感意义,它来源于人们日常传播实践的赋予,具有历史文化内涵。 第二节 符号、意义、语言 二、 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互相联结而成。发音或文字的表现形式即 “能指”;而由能指所唤起的发音和文字形式带来的意义理形象便是 “所指”。能指是形式,所指是意义,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 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就能指和所指发 生关系的机制提出了三种可能性: 一是标示 (index)或征候; 二是图像 (icon); 三是象征 (symbol)。 第二节 符号、意义、语言 “标示”指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时间、空间或逻辑上的因 果关系。 “图像”指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类似或相同的关系。 “象征”指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二者关系建立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之上。 第二节 符号、意义、语言 三、 符号产生的任意和约定性特征 “任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e专有涡轮机传热冷却gt2013-94174.pdf
- 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上册沪科黔科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FUREY实用格斗体能:颠覆性的徒手训练法.doc
- 《七宗罪》剧本_经典电影剧本.docx
- 司年产 6000 万块新型烧结砖生产线利用城镇生活污水污泥、煤矸石、粉煤灰改造项目环评报告.docx VIP
- 洗瓶机基础培训教材(PPT76页).pptx
- 电机控制软件:MATLAB二次开发_(12).神经网络控制与MATLAB实现.docx
- GBT 24708_湿地分类最新规范标准.pdf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江苏无锡惠山区2020年真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