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乡统筹战略与实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城乡统筹战略与实践

关于北京市城乡统筹的 战略与实践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体改处 李志磊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者相互渗透交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五个统筹的目标,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 一、关于北京市城乡统筹的战略 二、北京城乡统筹的实践进程 三、下一步北京推进城乡统筹工作的考虑 一、关于北京市城乡统筹的战略 党的十六大以来,北京市在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走在了全国前列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这是塑造新型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 但是城乡统筹解决的是长期历史遗留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讲究战略策略。 (一)分门别类 划分功能区:在新的城市空间基础上,根据各区县之间不同的自然条件、发展环境、资源禀赋、人口及经济发展基础等比较优势和承担的不同功能,本市将18个区县从总体上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保护区4类功能区。 四类功能区的划分,明确了不同特点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不同方向,而不是简单的大一统,真正有利于城乡不同地区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 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区,是首都功能和“四个服务”的最主要的载体,承担国家政治文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同时具有服务全国的会展、体育、医疗、商业和旅游等功能。该区域是全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集中了大部分的市级和一些重要的区级商业中心。该区土地面积92.39平方公里,占全市的0.56% 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个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内外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著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也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节点。该区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教文化产业等发展迅速,文化旅游产业发达。该区土地面积1275.93平方公里,占全市的7.78%; 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五个区和亦庄开发区,是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是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也是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心所在。该区涵盖多个规划新城、国家级和市级开发区,同时是全市重要的农副食品生产基地。城市发展新区占地6295.57平方公里,占北京总面积的38.36% 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县,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也是北京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该区域生态质量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该区域大多处于山区或浅山区,全区占地8746.65平方公里,占北京总面积的53.30% (二)主攻短板 以围绕如何发展“乡”为重点考虑统筹: 一是不断提升生态涵养功能水平。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不断增长,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环境资源面临巨大挑战,目前生态环境总体上依然比较脆弱,森林碳汇功能低,生态修复与保护任务艰巨,水源保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二是重点发展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作为支撑。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发展仍处于调整转型关键时期,产业发展具体路径还不够清晰。生态友好型产业规模较小、水平较低,仍需大力培育和扶持。服务业发展与首都整体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资源开采转型地区替代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比较缓慢。 三是充分发挥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后发优势。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积极引导和推动适宜的产业发展,同时要注重解决好当前发展中的紧迫问题,确保生态涵养发展区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三)以“软”促“硬” 以“软性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阶段目标来推进城乡统筹,立足于全市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紧紧围绕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最薄弱、最迫切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城乡制度接轨步伐,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药品供应服务保障体系。   3、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衔接。加快整合城镇和农村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全部覆盖、有效衔接、机制灵活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4、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发挥首都文化中心优势,建立城乡统筹的文化事业发展体制,使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