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基于ISO9000会计专业质量评价探究
基于ISO9000会计专业质量评价探究 摘 要:文章在查找当前会计专业质量评价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国际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创新性地提出构建基于ISO9000标准族的会计专业质量评价体系思路,旨在改进传统专业评价的陋习,提升会计专业特色,培育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ISO9000 会计专业 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74-02
2010年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构建专业评价体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是从政策角度再次重申提升教育质量对一所高职院校的决定性意义。高职院校由不同的专业构成,专业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决定这一所院校的教育使命是否能够有效达成。因此,构建科学的专业质量评价体系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大高职院校的重视
1 专业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并根据指标评分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层次。这种评估是教育部的硬性规定,各大高职院校必须无条件接受。因此,评估工作较为被动,学校在接到上级通知后按要求整理资料,提供数据并做以汇报。相比于自主发起的监督专业正常发展的常规性质量评价,这种评估有应付差事的倾向,高职院校一般存在戒备心理,不会轻易将专业建设的问题暴露于外,不利于查找问题,合理改进
(2)教育部硬性的评估工作流程较为繁琐,时间跨度大,在梳理数据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日久模糊、遗忘,无法考证的状况。一方面时效性不高,不能及时发现不足,快速修正。另一方面,数据不甚准确有时也会使得评估结论脱离实际,导致决策失误
(3)教育部制定的评估标准在高职院校通用,突出共性方面,指标比较宏观,属于全面基础性评价。评价体系没有反映不同专业的特异性,不适用单一专业的深入评价
2 会计专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
基于前面的分析,监控一个专业的科学发展必须构建反映该专业特殊属性的评价体系。对于会计专业而言,评价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2.1 会计职业的发展需求
?S着信息技术的提升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会计职业正悄然发生着方向上的变革:一是专业知识集成化。单纯的会计核算正逐渐被财务软件等信息化产品替代,会计信息化直接带来了会计工作的高效性,同时也抢占了一部分基层会计人员的工作机会,企业对从事单一会计岗位和基本核算业务的会计人员需求越来越少。二是会计职业社会化。近年来,会计事务所、财务工作室、代账公司层出不穷,包揽了很多中小微企业的会计处理工作。这样的趋势说明,只满足于培养会计基层人才的高职会计专业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高职会计专业必须定位在培养熟悉整个会计核算流程与环节,具备丰富的行业知识与经验,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应变力,财务知识深厚,职业素质高尚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需要
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因此人才培养必须体现区域特色与要求。从辽沈地区会计人才需求的行业细分上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会计人才需求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学历要求较低;第二,会计人才需求多集中于民营企业,岗位分布趋势较为明显。第三,企业对会计及财务总监一类较高级别的会计人才需求较多,占岗位总数的近八成,对出纳等基础会计人才需求相对较少,不足全部岗位的1/5。第四,用人规范,强调从业资格与行业经验。第五,会计人才需求量地区波动,各行业分布不均,以第三产业需求为主。这些需求的特征都强调会计人才的培养应从小处着眼,以典型的行业为依托,培养各个领域需要的会计人才
2.3 会计从业准入与职业规划
在资格准入方面,会计人员需要有从业资格证才能顺利上岗。并且随着会计职业的深入,可以沿着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的职称系列进发。同时,具备深厚的会计知识与实践经验之后可以尝试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各行业和用人单位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职业资格主要从理论深度上考核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胜任程度,以知识为导向,考察职业判断力和是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讲,会计核算要向财务管理方向转化。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流程,掌握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只是入职初期要做到的事。会计人才最关键的价值应体现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作把脉,能够从财务指标上洞察企业经营漏洞,能够根据企业实际设计核算流程,合理为企业避税,减少成本与开支,正确决策
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ISO9000标准族
3.1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