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时间意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中的时间意识 303 《诗经》中的时问意识 张 蕾 与西方人对时间的覃思相比,中国哲人更早开始了对于时 间的妙悟。孔夫子从黄河滚滚东去不舍昼夜领悟到时间的永 恒,庄子以“白驹过隙”喻指人生的短暂。这种对时间的诗性感 受方式,从一个侧面映照出中国哲学的诗意与情趣。 追溯哲人的诗性思考,我们会发现《诗经》的导源作用。 《诗经》以诗歌的形式传达了先民对于时间的感受与思考,从中 可以谛听到个体意识由蒙昧朦胧向觉醒迈进过程中坚实的足 音。 《诗经》中出现了大量的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例如“岁”、 “年”、“月”、“日”、“春”、“夏”、“秋”、“冬”、“夙”、“宵”、“夜”、 “晨”、“昏”、“朝”、“夕”、“蚤”、“早”、“晏”、“昼”、“旦”、“莫 (暮)”、“肇”、“自”、“今”、“昔”等等。这无疑能够说明先民时 间概念的明晰。但是这些词汇本身并不等于诗,或者说不具备 诗的特性,它们只有与意象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缤纷的艺术形 象,才会具有艺术魅力。《诗经》成功地寻求到了将时间词转化 为诗语的途径,这样说未免有将《诗经》的自然意趣理解得过于 造作之嫌,因为时间词频繁地出现在《诗经》中在诗人而言并非 304 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刻意为之,实在是基于先民对于与时间的深切感受。这种感受 大致包括三个层面:时序感受、心理感受、生命感受。以下分别 论析。 《诗经》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先民对与时间的感受与农 时、物候息息相关。大而言之,春秋代序为年,而“春”、“秋”、 “年”的本义都与农业有关。《说文》云,“春,推也。从草从日, 草春时生也”;“秋,禾谷孰也”;“年,谷孰也”。在古人看来,季 节首先意味着劳作与收获,是他们的生命方式。小而言之,日出 日落,月令交替,决定着先民的生活节奏。《豳风·七月》最为 集中地表现了先民在时间流程中对于大自然的律动的把握。人 与自然的亲和融洽使得“月”不再是表示时间概念的冰冷的名 词,而是充满了生机与动感的诗语。“四月秀荽,五月鸣蜩。八 月其获,十月陨捧”,“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 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六月食郁及,七 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 稼。”“一之日于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 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这一通排比,全用赋 笔,平铺直叙,非常适宜于表现时间长河的平缓匀速流淌。先民 随着自然的律动呼吸,平静地接受着自然的恩赐,“当耕而耕, 当蚕而蚕,当作而作,当息而息”(黄熏《毛诗集成》)。《七月》 正是通过逐季逐月地展示与之相应的特定意象,完成了这幅年 年岁岁循环不已的风俗画卷。 与《七月》将喜愠消融于时序的写法不同,行役诗的抒情主 人公感受时序则满腹牢骚。《小雅·采薇》前三章以植物的生 《诗经》中的时间意识 305 长暗示时间的变化,“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表 明士卒滞留边地时间之长;“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 疚”是久役难归所产生的激烈情绪。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诗句敏感于“往”与“来”中时序的 变迁,生发出沧桑之感,以至“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将哀痛之 情推向极致。《小雅·四月》前三章亦将时序更替与伤感情绪 交融,从“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到“秋日凄凄,百卉俱腓”,又到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季节、景致的变迁触动起诗人思归之 心、忧世之情。《小雅·小明》前三章也贯串了对于时序的感 受。“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昔我往矣, 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昔我往矣,日月方奥。曷云 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时序由寒而暖,由春 而秋,不变的是诗人忧郁的心境。陈奂《诗毛氏传疏》云:“三章 上六句皆错综以变其体,其实一线穿成。”贯穿全诗的“一线”即 是时序变迁线索串起的反复咏唱:“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心 之忧矣,惮我不暇”,“心之忧矣,日诒伊戚”,从中愈见牢骚之 盛。 如前所述,时间或日时间词本

文档评论(0)

dai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