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理科班重点讲义
1.广义农业的分类: 分类: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 2.不同的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 : 耕地、林地、草地、水面等 几个关于农业的知识 2.我国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的界线大致是与 相一致。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请分析400mm等降水量线为什么成为我国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分界线: 气候: 地形: 3.请分析我国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分布形成的原因: 气候: 地形: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是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是干湿区中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以西是非季风气候区,主要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是我国主要平原分布地区,该线以西以高原、山地为主。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耕作制度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主要原因 旱地 水田 冬小麦、春小麦 水稻、冬小麦 棉花、花生、甜菜 棉花、油菜、甘蔗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气候条件的差异 [小结一]: 农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制宜, 制宜。 因地 因时 区域农业发展研究方法 区域概况(东北范围、地理位置)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东北农业的地理条件) 区域农业布局情况(东北农业布局、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 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东北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概况(范围、位置) 1、范围: 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2、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2)纬度位置: (3)政治地理位置: 亚欧大陆 ,太平洋 ; 纬度高,跨度大,地处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邻 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东部 西岸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评价 (二)社会经济条件:从工业、交通、人口等方面分析 地理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气候条件——制约农业生产品种、耕 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地形、土壤条件——影响区域农业生 产的类型 工业 交通 人口 分析某个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该从哪些方面进行? 1、气候条件——制约农业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作物一年一熟 低温冷害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影响: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垂直温度带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暖温带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 中温带 春小麦、大豆 寒温带 3600℃ 南部 1000~3600℃ 中部 1000℃ 北部 农作物 ≥10℃的 积温 温度带 地区 劣势:由于热量不足,①种植农作物品种有限; ②只能一年一熟,春播秋收;③春秋两季低温冷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④漫长的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优势: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如东北大米);②农作物病虫害少;③土壤有机质易于积累,矿物质分解和淋溶作用弱,土壤较肥沃;④积雪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可以缓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地墒情。 启示: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1题: 完成P61思考题 2、地形、土壤:——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地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松嫩平原中西部 黑钙土 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层深厚肥沃,生产力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另两个是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中部地区) 三江平原西部、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 黑土 特点 分布区 类 型 黑土:大量枯枝落叶经历千百年后形成厚厚的腐殖质,黑土的有机质大约是黄土的10倍。 3、社会经济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