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简报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园简报分析

校 园 简 报 2017年第3期·总第28期 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校长办公室编 2017年 3月12日 栏 目 导 航 信息资讯………………………………………………………………… 1—3 宣传喜讯………………………………………………………………… 4 校园播报………………………………………………………………… 4—17 信 息 资 讯 人大附中特级教师:阅读犹如教育之根 来源:搜狐教育 编者按: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在近日举行的“北京市名著阅读现场会”指出,“万事万物都有‘根’,阅读犹如教育之根,通过阅读来增加学生人文积淀,提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版摘录了于老师在该名著阅读现场会的部分发言,与各位老师共勉。 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我们却画地为牢,让数以亿计的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智力、体力封闭在极其有限的应考知识上,几十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苦苦打拼而无暇他顾,这无论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还是于民族前途、国家未来,都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智能浪费和无可弥补的惨重损失。追根探源,主要还是丢失了读书这个教育的“根本”。 怎样选书?   从经典名著入手   让学生读书,着眼于增加人文积淀,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进而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所以给学生推荐的读物不应限于文学作品,以“经典”为主。因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   我们给学生推荐经典作品,又不限于经典,同时兼顾其他优秀作品,因为还要考虑到阅读兴趣的因素,读书活动能否开展起来,培养兴趣是第一位的;在培养兴趣方面,读物选得是否妥当至关重要。   古今中外堪称经典名著的作品浩如烟海,有一些作品偏深偏难,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接受理解起来都相当困难。比如老子的《道德经》、王阳明的《传习录》、歌德的《浮士德》等,初中的孩子不是一下子就能读得进、读得懂的。如果上来就给孩子推荐此类作品,孩子很可能一下就会呛水,进而产生畏难排斥心理,从此拒绝读书。学生走近经典要有一个由浅而深、由低而高的渐进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去给学生搭一个台阶。   孩子们代表希望,他们延续着民族的发展方向,续写着祖国的未来。因此,所推荐的读物既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又要有利于精神成长,切不可一味地厚古薄今、舍中趋外、偏深偏难、盲目随意、好高骛远,让孩子一上来就产生排斥和拒绝。   我们会把一些反映现实生活、时代色彩很强的作品推荐给学生,我们希望孩子们关注社会,思考生活,热爱人生。我们给孩子推荐大气磅礴的《四世同堂》、“茅盾文学奖”获奖扛鼎作品《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战争文学系列、历史传记作品、世界文学名著。民族大义、美好心灵、血与火、成与败、善与恶……让孩子们的精神受到强烈震撼,情感得到丰富滋养,智慧获得深刻启迪,读写能力随之提高。 我们给学生推荐作品有一个标准,就是“健康和美”,可以带给孩子正能量。比如:陕北高原一片荒凉,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窑洞简陋,衣服破烂。但饱浸真善美的《平凡的世界》,让孩子们一打开,魂就被吸进去了。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情感滋养、精神洗礼、境界升华的过程。 怎样阅读?   “有字书”结合“无字书”   尽管社会并不完美,人性也有不少弱点,但是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来提高对假恶丑的抵抗力,对真善美的欣赏力,从而离庸俗远一点,和高雅近一点;离浮躁远一点,和宁静近一点;离邪恶远一点,和善良近一点;离网络泥潭远一点,和古今中外的智者贤达近一点;进而培养高雅情趣,健朗精神,书卷气质,家国情怀。   在带领孩子读“有字书”之外,我们还引领他们去读“无字书”:参观鲁迅、老舍等名人故居,走进现代文学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复兴之路”展览,开阔视野,感受历史。   我们觉得“贪心太重,功利心切”是读书的大敌。“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再好的饭,吃急了也会噎;再好的书,催急了也会产生排斥。读书是慢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但只要持之以恒,读着读着,难以想象的奇迹就会发生,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做法。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长短不限,内容不限,写法不限,只要能让真情实感从心底流出。   怎样拯救阅读?   从拯救教师阅读开始   名著阅读活动开展得如何,老师是关键。“对一个老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能力只能由能力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培养。”在读书方面,习惯也只能由习惯来培养,兴趣也只能由兴趣来培养。有喜爱阅读的老师,才会有喜爱阅读的学生;有视野开阔的老师,才会有视野开阔的学生。   因此,要引导学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