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源自民间的经典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源自民间的经典设计

清代:源自民间的经典设计 清代是以聚居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演进为满族的贵族为主体,征服并利用了蒙、汉等民族上层建立起来的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历时268年之久。女真族渊源于先秦古籍中记载的肃慎人。他们一直生息繁衍在我国东北白山黑水一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到14世纪以后,女真人又分化为建州、海西、“野人”三部,每部下又分为若干小的部落。各部之间皆互相战杀,称王争长,给人民带来灾难。因此,民族的和睦、团结、统一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努尔哈赤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大业。 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康熙到乾隆中期,统一了台湾,平定了准葛尔贵族的叛乱,抵御了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这给统一大业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乾隆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又在战争破坏的废墟上得到恢复。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历史上称其为“乾嘉盛世”。但清王朝出于保护本民族、控制他民族的统治需要,曾经实行高压政策,除用军事控制外,在文化思想上大兴文字狱,用思想钳制达到唯我是尊、唯我独尊的目的。朴学,即考据学,就是在这种政治僵持局面和学术思想沉寂窒息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尽管知识分子小心从事,但仍然免不了受大大小小文字狱的牵连。朴学研究从一方面看,是当时特定政治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并非是代表先进文化的主流。但从另一方面看,考据学的兴盛,给了知识分子以修书治书的机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由纪昀(公元1724~1805年)等编撰。此书为我国最大的一部官修图书目录,它介绍了乾隆以前我国历代一万余种图书的内容和作者,评述其成就与不足,学术参考价值很大,因此对文化史研究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套书参与的官员360人,乾隆任命皇六子永瑢等16人为总裁,纪昀、陆锡熊为总纂,陆费墀为总校,还有抄写人员3826人。编书历时10年,至1782年全书告成。《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庞大的丛书,收有图书3461种,79309卷,用毛笔白榜纸工楷抄写4部,分贮北京紫禁城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的文溯阁和热河行宫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后又抄写了3部,分贮镇江的文宗阁、扬州的文汇阁和杭州的文澜阁。《四库全书》是清王朝的官修书,乾隆对于具有不利于封建统治和清王朝内容的图书,严加检查,大肆禁毁。在修书期间禁毁的书籍,全毁者2400多种,抽毁者400多种。就是《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也有不少因为文字触犯了忌讳,被窜改或删削。在整理编辑古籍的同时,也破坏和销毁了大批图书,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清朝政府竭尽全力地控制和钳制,除了工程浩大的修书治书外,还体现在皇家建筑和造园上极尽豪华之能事。那种装饰上的繁文缛节、珠光宝气,自然与民间的那种纯朴与清新形成强烈对比。而源自于民间的那股艺术清泉,却仍然顽强地奔腾向前,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吐露芳香,翻开了一页又一页美丽的画卷。 个性画派的崛起与特性 清朝,这个由满族执政的朝代,不仅在政治、军事上要求统一和控制汉族等其他民族,在文化、经济和生活习俗上,也有形或无形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画家的行为、画学思想、绘画追求,绘画品格等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看似空气沉闷的文坛,却最终萌发出一批颇具思想性的个性画家,他们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让人们看到了一派光明。 这些画家个性鲜明,特色显著,史称“四高僧”、“四王”、“金陵八家”、“扬州八怪”、“海上画派”等。其中除“四王”代表了当时宫廷画派势力,极力地一丝不苟地继承传统之外,其他流派均处于民间,或与商业经济即市场经济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整个社会审美及美术风格的取向,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的左右。这些画家对人们的文化生活,包括设计要求、视觉感受、流行及时尚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传统的文人思想及文人行为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绘画与现实的联系在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务实。 一、“四高僧” “四高僧”,是指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他们在绘画创作上是革新的一派,要求“陶咏乎我”,“借古开今”;并认为,“法 法不宗而成”,强调个性解放,反对陈陈相因。 弘仁(公元1610~1664年),字无智,号渐江。俗姓江,名韬,字大奇,又名舫,字鸥盟,安徽歙县人。明亡有志抗清,离歙去闽。他的绘画伟俊有致,不落俗套,虽对倪瓒极为崇拜,但不为云林画法所约束,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对自己的绘画作品,总是反复地推敲,从不轻易送人。髡残(生卒未详),字介丘,号石谿,白秃,石道人,残道者。原籍武陵(湖南常德)人。俗姓刘,年轻弃举子业,廿岁削发为僧,云游名山,后住牛首寺。所画山水,专以干笔皴擦,墨气沉着。与当时陈陈相因的刻板、枯燥之作相比,显现出他在墨法上的创造与创新。他号石谿,画史上故又称他与石涛为“二石”。 八大山人(公元1626~1705年),明朝宁王朱权的后裔。名朱耷,籍贯南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