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枢神经系统名词解释1. 前根和后根在与脊髓节段相应的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并穿出相应的椎间分支 分布。因椎管长于脊髓,则脊神经根距各自相应的椎间孔自上而下愈来越远,与脊髓相连的腰、骶、尾部的前、后根在通过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围绕终丝在椎管内向下行走一 段距离,它们共同形成马尾。在成年人一般第一腰椎以下已无脊髓,只有马尾。 2. 在延髓的下部、锥体尾侧的中线处,行于锥体中的皮质脊髓束大部分纤维经此越边 至对侧,形成交叉纤维,称锥体交叉。 3. 在脑桥腹面延髓、脑桥和小脑的交角处,称为脑桥小脑三角。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 根位于此三角内。 4.脑桥的背面构成第四脑室底的上半,此处室底的外侧壁为左、右小脑上脚,两脚间夹有薄层的白质板,即为前髓帆,参与构成第四脑室顶的前部。 5.第四脑室底的正中沟,纵贯菱形窝的全长,将其分为左、右两半。每侧又被纵行的界沟分为内、外侧两部分:内侧部位于正中沟与界沟之间,称为内侧隆起。在内侧隆起上, 髓纹以下可见两个小三角区:靠内上方的为舌下神经三角,内隐舌下神经核;靠外下方的称迷走神经三角,内隐迷走神经背核。在髓纹的上方,内侧隆起上有一圆形隆凸,为面神经丘,内隐展神经核。 6.小脑的下面中间部凹陷,两侧呈半球形隆起,近枕骨大孔处,小脑蚓两旁的半球部分比 较膨出,称小脑扁桃体。在临床,病人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导致颅内压升高时,小脑扁桃体移位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可危及生命。 7.位于胶状质背外方的纤维束,称为背外侧束。胶状质发出短的纤维在此束中上行或下行,但仍终止于本节段或邻近几个节段的胶状质内,参与脊髓节段间的联系。此纤维束参与躯干、四肢痛、温觉的传导。 8.由于脊髓的中央管至延髓上部和脑桥背移并开敞为第四脑室,因此,在延髓上部和脑 桥,原脊髓中央管周围的灰质成为第四脑室的室底灰质。室底灰质埋藏一些脑神经核团。 9.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弓形走向中央管腹侧,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 因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上行成为内侧丘系。 10.下橄榄核发出的纤维走向对侧,与脊髓小脑后束共同组成粗大的入小脑纤维,称为小脑下脚。 11.在中脑被盖与大脑脚底之间有一大的灰质团块是黑质,见于中脑全长。黑质细胞富含黑 色素,是脑内合成多巴胺的主要核团。黑质主要与端脑的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有往返纤维联系。由于某些原因使黑质细胞变性,多巴胺合成减少,是引起震颤麻痹 (Parkinson病)的主要病因。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黑质是调节运动的重要中枢。 12.内侧纵束是由前庭神经核向中线两侧发出纤维,然后沿第四脑室底深方中线两侧纵行排列的上、下行复合纤维束,向上可止于第、、对脑神经核,向下可至副神经核和颈髓前角。参与完成平衡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 13.穹窿是下丘脑最粗大的传人纤维束,并属于大脑半球髓质内连接两半球皮质的连合系纤维。穹窿起于海马,发出纤维弓形向上,贴在胼胝体的下面前行,并互相靠近,其中气,部分纤维越至对侧,称为穹窿连合。过了连合,仍以两束纤维并行向前向下,深入丘脑,止于乳头体核。 14.下丘脑控制垂体前叶的分泌是通过一个神经--血管通路。这个通路的神经部分由下丘脑漏斗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所组成,其轴突形成结节漏斗束止于漏斗上端周围正中处的毛细血管丛。这个通路的血管部分称为垂体门脉系。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释放因子和抑制因子再通过垂体门脉系传至垂体前叶,影响前叶细胞各种激素 的分泌。 15.大脑半球表层的灰质为皮质,皮质深方是髓质,深部髓质中包埋的灰质团块称为基底核。基底核包括有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其中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为纹状体,是躯体运动的重要调节中枢;杏仁核属边缘系统,主要与内脏活动有关;屏状核功能不清。 16.人类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基本相同,但各有特化方面,通常与从事语言文字符方面的特化功能有关的称为优势半球;与从事空间感觉、美术、音乐等方面的特化功能有关 的称为非优势半球。优势半球多数为左半球。优势半球有说话、听话、书写和阅读四个语言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书写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17.在大脑半球的内侧面,围绕胼胝体的隔区、扣带回及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合称边缘叶。边缘叶再加上有纤维联系的皮质和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区下的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的前核群等),共同组成边缘系统。边缘叶与内脏活动有关,也称为内脏脑。此外,边缘系统还与情绪反应和性活动有关。 18.锥体系主要包括上、下两个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体运动区的锥体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组成下行的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称为皮质脊髓束;沿途陆续离开锥体束,直接或间接止于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为皮质核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