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用一面1_免费下载
自 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蔡元培论鲁迅:先生人格不凡 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来写鲁迅的? 一是全身的“瘦”, 二是头发的“竖”, 三是胡须的“一”。 这三个字突出表现了鲁迅怎样的精神?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对 话 心 情 我的感受 “疑惑”“不平常的人” 疑惑敬佩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惊异地望” 惊异、震动 “哦!您,您就是——” “结结巴” “欢喜得快 要跳起来” 激动狂喜 “我那一本,是送给你的。” “鼻子里陡然一阵酸”“恭敬地鞠了一躬” 感谢、崇敬 重点理解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鼓励,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谈一谈:学习了《一面》后,你对鲁迅先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鲁迅有着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小组讨论: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呢? 仔细品味语言,体会蓝色词语的感情色彩。 1.……书脊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赫然”是很鲜明、很明显的意思,表明了作者对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因为书是鲁迅译的,而鲁迅是当时有名的作家,又是光明的象征,所以说“像得到了保证似的”。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摩挲”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舍不得”,写出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 3.正是他!憎恶黑暗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战士”,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4. ……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的心情,也表达出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 总结: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一次会面经过,并从不同的角度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顽强斗志和革命精神。 课后书面作业: 练笔: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要求100字以上) * 解答第三题,引出第四题 * 解答第三题,引出第四题 * 解答第三题,引出第四题 * * 解答第三题,引出第四题 阿 累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揭题 一面:一次见面。 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本文作者正在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工作。作者虽然崇敬鲁迅先生,却并无往来。仅在1932年他当售货员时,和鲁迅先生有过一面之缘。正是那次鲁迅先生的热心帮助,使作者深受感动,并永远铭刻在心头。时隔四年,为纪念鲁迅先生,作者与1936年10月写了这篇文章。以“一面”为题,意味深长,于细微处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 叶圣陶论鲁迅:伟大的灵魂 郑振铎论鲁迅:不朽的鲁迅 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林语堂论鲁迅:鲁迅不怕死 作者简介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他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后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1936年返回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抗战开始,他参加了新四军。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一面》是作者1936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 日本帝国主义继占领东三省后,又进攻上海,而国民党反动派却采取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抗日民众的反革命政策。同时,还进行反革命文化围剿。禁进步书报、封书店、迫害进步作家。鲁迅先生也遭反动派通缉,但仍然坚持斗争,不屈不挠,翻译和介绍了不少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外国作品。《毁灭》即在那时自费付印。鲁迅先生热情关心培养文艺工作者,赠书阿累仅为其中一例。四年后,1936年10月19日凌晨,鲁迅先生于上海病逝。鲁迅先生的逝世在中国人民心中引起巨大悲痛,
文档评论(0)